升麻葛根汤 《阎氏小儿方论》
【组成】升麻(8g) 葛根(20g) 芍药(9g) 甘草炙,各等分(3g)。以上为小儿量。
【用法】水煎服(原方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
无时)。
【功效】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症见疹出不透,身热恶风,喷嚏,咳嗽,目赤面眼泪汪汪,口渴,
舌红,脉数,指纹紫红而浮。
【方解】本方原为外感表邪而致麻疹不发或疹出不透者面设。麻疹为肺胃热毒所发,其
证初起,以外透为顺。若外邪郁表,肺气失宜,疹毒郁而不得畅发,以致麻疹不发或发面不
透,身热恶风,咳嗽,脉浮数;风邪疹毒上攻则目赤流泪;热灼津液则口渴,舌红苔干。治
疗上应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方中升麻人肺胃经,味辛性寒,解肌透疹为君药。葛根入胃
经,味甘辛性凉,解肌发表,升律除热为臣药。芍药能和营泄热,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方歌】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疏风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疹出不畅,舌红,脉数。
2.麻疹、单纯性疱疹、水痘等属外感表邪,疹出不透者,可用本方治疗。
3.临证时亦可选加薄荷、荆芥、金银花以增强透疹解毒之功;如喉肿痛者,加桔梗、
玄参、马勃等以清利咽喉;如麻疹未透,色深红,加紫草,或选加丹皮、金银花、大青叶等
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力。
4.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气急喘咳者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摘录】
据临床报道:用升麻葛根汤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满意。本方有解肌
透疹作用,再加上有清热凉血的紫草,对疱疹病毒感染而见局部瘙痒疼痛,时有发热怕冷等症状有明显改
善作用(新中医、1977,增刊:51)。
[薇加文母]
【方歌】
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张中
[衣)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12g)葛根(20g)甘草(6g)黄芩(10g)芍药(10g)
羌活(19g)白芷(10g)桔梗原方未注用量(12g)
【用法】加石膏20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原方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
《杀车槌法》加石膏一钱,煎之热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渐轻,身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十,心
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方为外感风寒,邪传三阳经,郁而化热之证而设。外感风寒,初起时恶寒较
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渐盛。太阳之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邪郁化热人里初犯阳明、少阳经,故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干耳聋,眼眶痛,苔薄
黄,脉微洪。治疗上应当辛凉解肌,以解太阳之邪热,兼清里热,以除少阳、阳明之邪热。
方中柴胡、葛根为君,柴胡苦辛微寒,疏风散热,以清透少阳之邪;葛根甘辛凉,解肌清
热,解阳明之邪,两者相配,具解肌清热之功。羌活、白芷散太阳表邪而止头痛;黄芩、石
膏助柴胡、葛根以清泄少阳、阳明之邪热,共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桔梗宣利肺气,生
姜、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寒温并用,三经并治,
是“分经论治”法的具体体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2.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者,可用
本方治疗。
3.凡病属太阳,未化热人里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人里。若病邪已人阳明之腑而出
现便秘腹痛者,也不宜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以发散表寒,夏秋季节则不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