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经《传》的关系
第六节《经《传》的关系
1.古代《经》《传》皆单行《易传》七种,又名“十翼”,以《象》、《象》、《系辞》分为上,下篇之故。此可以说明《经》《传》原系单行。以《传》合《经》,始于汉。《三国志》说:“帝(曹髦)又问日:》‘孔子作《象》、《象》,郑玄作注,虽圣贤不同,其所释经义一也。今《象》、《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俊(《易》博士淳于俊)对日:郑玄合《象》、《象》于经者,欲使学者寻省易了也。帝曰:王若郑玄合之,于学诚便,则孔子甚为不合以了学者乎?’俊对目:孔子恐其与文王相乱,是以不合,此圣人以不合为谦。入帝日:‘若圣人以不合为谦,则郑玄何独不谦邪?’俊对日: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淳于俊不明白古代《经》《传》皆别篇单行的通例,想当然地用“不合为谦”来回答,有一点“御人以口给”的味道,无怪乎经不起曹髦的再一次追问,只好敬谢敏,不再回答。《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则认为西汉的费直已连《传》于《经》。其说是否可信,无可佐证。但《经》《传》合编,出现于汉代,则是事实。由于《经》《传》合编,确有“寻省易了”的优点,散历代相沿不改,成为《周易》通行本。到了宋代,虽有吕祖谦、朱熹等人提倡恢复“古本”,究竟不敌习惯势力,影响不大。清代李光地等奉敕编《周易折中》,从朱熹《原本周易本义》,《经》、《传》分开,但合编本相沿已久,它具有将相关内容集中在一起的优点,便于对照阅读,故一般读者很难接受“古本”的编排形式。因此虽以帝王之尊,亦难于取代通行本的地位。近代高亨撰《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经》、《传》各自成书,颇合古义。但他仅从通行本中将《经》、《传》分开,并没有真的得到“古经”也。
2.《经》《传》的思想是否相同千百年来,由于《经》、《传》合编的本子成为通行的定本,人们往往不分《经》、《传》,一体尊崇,因此,一般人不会发生两者之间的思想是否相同?亦即《易传》解《经》是否符合《经》义的问题。只有在少数学者中间产生过疑问。如宋·欧阳修撰《易童子问》,认为《系辞》等非圣人作;朱熹则认为:“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说明《经》、《传》不是一个整体。近代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高亨认为:“《易传》解《经》与《易经》原意往往相去很远,所以研究这两部书,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周易大传今注·自序》)而金景芳则认为“《易传》十篇基本上是孔子作。但里边有记述前人遗闻的部分,有弟子记录的部分,也有后人窜入的部分,脱文错简还不计算在内。”(《学易四种·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第215页)又说:“吾人今日得以知《易》者,‘十翼’实为津涉钤键,苟无‘十翼’,则《易》书最存,断难通识。”(《学易四种·易通》第74页)学术界对此尚无定论。唯《易传》作为最早的解《易》专著,其重要性,是不宜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