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告诉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
摘自《心经告诉我》妙华法师 讲 2012年10月版 2020年8月4日 本司编辑 盛绍华 录入
图片来源于长沙洗心禅寺网络图片
如果你把《心经》悟透了,你当下就开悟了。如果你把《心经》悟透了,你就拿到了打开佛法宝藏的钥匙。你通过这二百六十七个字,就可以把所有的佛经像看连环画一样轻松地领悟。
一、经题
为什么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呢?首先要告诉大家,《大般若经》全部有六百卷之多,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用了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其中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关于智慧的内容。
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说,佛教是非常讲理的,它不但向我们阐述了人身心内外的一些道理,而且把整个宇宙间的大道理也向我们完全揭示明白了。因而,释迦牟尼佛一生活了八十一岁,竟然用了二十二年去讲般若。
一个对佛学有研究的人、对佛教感兴趣的人,乃至于一个试图想去学习佛教、修行佛法的人,他起步的原点就应该是智慧。甚至可以这样讲,如果离开智慧,佛教将不可能成为一门完美的宗教。我们之所以说佛教是完美的教育,佛教是一种觉悟的真理,很大程度上是在说它在讲智慧。
般若
般若两个字的含义,在《大般若经》当中有十二类之多。由于时空的跨度太大了,其他的几种智慧我们在通常情况下是接触不到的,我们常常能够接触的是三大类。
第一类叫文字的智慧。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我们之所以知道是五千年的文明,完全是由文字记载来确定的。从文字的创造到文字的使用,到我们大家现在能够通过语言去交流、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感情,它完全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文字是智慧。
一个人的素质从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得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呢?人类的经验是靠文字去记载完成的,包括我们现在起名字、公司的命名、城市的标识、形体的语言、符号的语言都属于文字智慧的范畴。可见一个人一生当中,学习文字的智慧很重要。
第二类叫观照的智慧。什么叫观照的智慧呢?简单地说,人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有人说是人能够使用工具,其实人最大的能耐在于人有悟性。人能够对自身回光返照,使我们在内心深处不断地积累人生的经验,而对外能够分析判断事物的长短、方圆与得失,使得内外的世界能够交流,这在佛教里头叫观照的智慧。
第三类的智慧,它的内容更为深刻,叫实相的智慧。不知道各位读过《金刚经》没有?《金刚经》上说,实相无相。所谓实相实际上在我们凡夫的眼里看来,山是山、水是水,你是你、我是我,有街道、有城市,我们认为这些有形象的东西是真实的。而在佛的眼里看来,他认为从内心到外部,从大到小,所有的一切无非都是一百一十九种元素——这些活性元素加上惰性元素——集合而成的,只是变化了不同的色彩,变化了不同的形体和形象。他要叫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空,所以说实相是无相的。
为什么讲实相无相呢?我们这些众生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自己对外部形象的执著。我们爱一个东西,我们就牢牢地在自己心里粘著一种东西。粘著的结果,在古人的描述里头特别有意思,说我们的心像莲藕一样有九个孔,如果迷恋在一个事物上,就像把每个孔用泥塞住了一样,我们的心就不能透气了,我们变得迟钝,不能够和外部世界沟通。
释迦牟尼佛在他一生的讲经当中都在讲一个空字。有很多的人不了解佛教,说佛教是消极的、佛教是厌世的。你看佛教就是在讲空,教人好像是不作为,其实不是。它并不是要破坏这个世界,而是要我们洞穿这个世界,洞穿这个世界的本质,然后让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不要被事物染污,不要在这个事物当中迷失了自己的清净心和自己觉悟的心、智慧的心,这才是佛真正想要表达的。但是由于他的道理非常的玄奥,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有定力的心,我们常常对佛教的道理不能够圆融地、通透地去领会,那么就会产生误解了。
波罗蜜多
什么叫波罗蜜多呢?波罗蜜多是梵语,就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告诉我们用大智慧到彼岸去。
心经
什么叫经呢?首先概括地给大家讲一句,如果我们做学问的话就要扎扎实实的。经有三个最基本的含义。像我们现在满大街用的广告语某某某某典藏、某某某某经典呀,我敢说用这些字的人,本身对于经都没有准确的理解。
经第一个含义是方法。它和古代的径是相通的,指方法。你们大家想一想,我们要去上网和别人交流,是不是在电脑上需要建立一个路径啊?那么佛法浩如烟海,我们要进入到佛法的海洋当中是不是也要有一个路径?我们研习佛法就必须要有路径。我们现在常常见到很多佛学研究者和很多信佛的人,他们信了佛以后,不但没有增加自己以往的智慧、拓展自己的胸怀,反而心被经转了,迷著在文字上了,他岂不知道佛经是桥梁、是方法、是道路。所以经是一个方法。
第二个含义是什么呢?翻译成我们现在老百姓的话叫系统工程。释迦牟尼佛的讲话,他是入了甚深的禅定之后,从自性里头流出的他对人生和宇宙的真理的描述,他的思想从头到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个庞大的系统呢?你们大家都知道《百喻经》里头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实际上佛想表达的就是,后世末法的众生由于他的功利心很强,由于他的眼窝子很浅,他看到佛经以后,他是有所求的,他是著相的,他的心是被经所转的。他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所以摸到耳朵的说像簸箕,摸到腿的说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像绳子,如此种种。你说他说的不是佛法的全貌吧,不对;你说他说的是全貌吧,也不对;这个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叫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随着你们各位对佛教的深入了解,你们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来。包括我们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也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是僵化地、教条地、断章取义地,把西方人的哲学思想拿来为我所用了——因为我们没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文化背景。甚至说我们现代人讲国学,没有孔孟的那种文化思想背景,没有那样的氛围,我们只是对它的只言片语有了新的体会,我们岂不知道所有的只言片语都是在一个思想背景下完成的!大家要牢牢地记住,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千万不可以割裂,不能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第三个含义叫承载义。什么叫承载义呢?一个自了汉划着一叶小舟把他家的人从此岸渡到彼岸去,这叫小乘。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建立的根本是由六个字完成的:慈悲、智慧、平等。也就是他打造了一个思想的大船,这条大船就是他的般若思想体系,一条智慧的大船,他不但要把自己渡脱,而且要把所有的芸芸众生从此岸渡到彼岸去。
那么大家心里就会想,真的有此岸和彼岸?答案是否定的。真的没有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岸是为了教化人间设立的一种方法,当你烦恼的时候就在此岸,当你当下回心转意,此岸就是彼岸。当你心里不明了佛法的时候,你认为我念佛就清净了,我不念佛就不清净,我念佛就从此方到他方去了,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们还会认为说这个世界有黑又白、有长有短、有是有非。在我们眼里,这个世界永远是二元对立的,可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当中,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如果从无分别的智慧去考量,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他的思想像一个大圆镜一样,如果在这个圆镜上面有一点点痕迹都是不干净的。这就是禅宗讲的一句话——特别绝对,说要讲到实相般若,要讲到实相的智慧,就把嘴挂到墙上,什么都不要说了。但是如果芸芸众生患了种种的病,对不同的众生的心里的障碍、精神的疾患,佛也都开出来不同的药方。
显然,如果去做学问的话,这个世界你把它分得越细,学问越大;如果去修行的话,在你眼里头越没有长短、黑白,在你的心里头就越没有分别,你的境界就越高。我们要完全用自己的悟性去领会此岸和彼岸。但是由于我们的智慧达不到,所以在我们的眼里有此岸和彼岸。
“般若”是智慧,这个智慧如果要加一个注脚,应当准确地理解为空慧。理解到这一点、悟到这一点才算完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人间争名夺利,都是在有的范畴里头,在得失的范畴里头,而释迦牟尼佛恰恰是要用般若的智慧破除我们的业障,扫清我们的烦恼,所以说准确地应该翻译成空慧。
大家会问我说,为什么般若两个字没有翻译呢?当时在汉唐之际,翻译佛经的时候有五种不翻译,般若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在中国没有一个相匹配的概念,就把般若的音译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如果勉强要去翻译的话就是空慧。
我在前面说过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用大智慧度我们到彼岸去的经,用什么去度我们?用智慧。我们大家想一想,在人间做人的智慧是多么小的智慧。相对而言,在有限的范畴内,你的智慧越大,你的生存的质量就越高,更何况成佛呢?成佛是一种觉悟,如果没有大智慧就不能够大彻大悟。
在人伦里头,连人道的道理尚且都想不明白、说不通,你怎么能够知道佛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内的事物呢?
在这里大家要引起注意了,很多人为什么对佛法半信半疑,原因在哪里呢?
属于我们人间的文化、道德范围内的东西,通过我们理性能够理解,我们是相信的。而我们的理解、我们的思维触及不到的范围,我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这就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人会说,等我把佛教的道理学明白了,再去信佛。这在佛教里头叫什么呢?有一个故事叫“拔毒箭喻”。有人中了毒箭,他的亲友为了解除他的痛苦,就带他去找医生。医生说要拔箭消毒。而伤者却说,不可拔箭。因为他想先知道,对他射箭的人是谁?他长什么样?……箭是用什么做的?箭是谁造的?……佛说,这个中箭的人竟不知道,在这些询问中,他早就一命呜呼了。
言外之意是什么呢?我们人间的道理是有局限性的。非要用人间的思想和尺寸把整个佛经量透了,把佛的思想量明白了,你再去信的话就来不及了。在天主教里有一个相应的概念,叫因信称义,很有意思。说你和上帝要沟通,你先信仰上帝,才有办法完成你的信仰。如果说你想用你所学的知识去理解上帝,你是永远理解不了的。在佛教里头也说信为桥梁。
在理性的部分,我们学数理、学化学、学天文地理,我们都可以理解、都可以完成。但是要想从此岸到达彼岸去,从某种意义上就需要跳高、需要跳远,就需要靠信的力量才能够完成。
在近百年的西方文明影响之下的中国人,很难在自己心里头培养一种真诚的信仰,我们的困难就在这里。我们试图用科学、用理性去解释这个世界,试图等解释清楚了再去信。
其实,我们的思维是有局限的。我们要非常地清楚,我们人类的思维是有局限的。我们的思维可以挖掘、可以拓展、可以发展,但是它一定是有局限的。它就像我们的语言一样是两维的,完全用语言把一个人觉悟的境界表达清楚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
为什么叫《心经》呢?我刚才在前面说了,《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用了二十二年讲般若,这已经是很重要了。而六百卷《般若经》的核心是《心经》。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把《心经》悟透了,真正地悟透了,透到了文字的背后,那么,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你都是哲学家。
如果你把《心经》悟透了,你当下就开悟了。如果你把《心经》悟透了,你就拿到了打开佛法宝藏的钥匙。你通过这二百六十七个字,就可以把所有的佛经像看连环画一样轻松地领悟。因为所有的经都是相通的。
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够开悟?我提醒大家,大概因为我们思维和学习的范畴有三种障碍。
第一个障碍叫所知障。什么叫所知障呢?就是我所受到的教育,使得我睁开眼睛看到了世界。但是我认识世界的时候是用了我受到的教育的思想去认识的,我知道的东西阻碍了我进一步了解外部的世界。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看你身边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只是在他那个领域里头有学问,超出他的领域之外,他一无所知。道理就这么简单。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的生命这么的短暂,我未知的领域是那么的广泛。我们大家会说那我就拼命地学、虚心地学。我是不是知道得很多就没问题了?同样有问题。在这里有一个比喻叫“认识的岛屿”,说我们每个人呐,就像在无涯的大海当中的一个岛屿,岛屿越大,它外切的海平面也就越大。你读的书越多,你思考问题的范围越广泛,你未知的领域就越广大,你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多。这个比喻在思维上对我们是很大的一个启示。
我们的第二个障碍是什么呢?叫文字障。汉唐的佛经没有标点符号,而文言文里头又有很多佛学的概念,这就使得佛学像一个坚果一样,我们明知里头有好吃的果仁,可是我们打不开它的外壳,这叫文字障。
我们的第三个障碍叫什么呢?这是我们最严重的一个障碍,是我们之所以是凡夫,而不能够成为圣人的一个障碍,叫智障。智障就是智慧上的障碍,它使凡夫和圣人之间不能够沟通。
在民间传说当中,孔子一生当中多次拜访过老子。最后一次两人在黄河边上谈了三天三夜,在孔子看来,彼此是不分上下的。因为老子讲的是无为之道,孔子讲的是治世之道,这两个讲的境界上是有区别的。老子走的时候就用他的舌头舔了舔他的牙床,化作一缕青烟就飞走了。
孔子回去以后就特别郁闷。他就问他的学生说,老子临走的时候用舌头舔了舔他的牙床,就化为一缕青烟飞走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的学生说,他向您表示柔能克刚。因为老子所有的思想都是在讲柔能克刚。牙是全身骨头至硬,而舌头是全身肉体至软,最软的东西把最硬的东西舔得没了。老子向孔子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就像《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同样是圣人,对人生和宇宙的大道都有所悟,但悟的境界不同,两个人都没法交流,更何况我们凡夫呢!
我们看所有圣人的经典,就像看天书一样。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几乎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以自我的心为原点,然后去画圆,认知人和世界的。如此一来,我们和世界的交流就不通透、不公平了。也就是说,我们心是有取舍的,对我有用的东西我才判定是好东西,对我无用的东西,我绝对不会说它是好东西。这在佛教里头叫我执、叫所知障。人很难把自己放到和宇宙、和社会平等的地位上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人的一个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