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三)
●【原文】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51]
【注释】
濡:与“软”同,柔软的意思。
【白话解】
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证之脉,应发汗解表,却反而用攻下法治疗,致表邪人里,因而形成痞证。因是无形气机痞塞所致,所以按之柔软不痛。
【解析】
痞证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症的症候名称。本条补充出痞证的脉象、症状及病机特点: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的主脉,应该用辛温发汗法以解表,反而使用下法,势必表邪内陷而发生变证,痞证即误下而致的变证之一。所谓“紧反人里”,就是对误下前后脉象变化的动态描绘,实际也是对误下致痞病机的动态描绘,“紧反人里”指脉由浮紧演变为沉紧,浮紧由于正气御邪而搏于表,沉紧则标志着邪已内陷而结于里。紧主邪结,不专主寒邪。脉与症密切关联,从脉紧由浮变沉,因知邪内陷结于里而成痞。不过这种痞证内无有形实邪,仅是无形气滞,所以又接着交代其特点是“按之自濡”,其病机特点是“但气痞耳”。掌握了这些,就不难与结胸证之心下硬满而痛、手不可近,作出明确的鉴别。
●【原文】
势染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方十六。[152]
芫花熬甘遂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 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白话解】
太阳中风,表证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证,证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表证解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如果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这是表证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用十枣汤主治。
十枣汤方
芫花(炒)、甘遂、大戟以上三味药,各取等分,分别捣细混合成散,用水一升半,先加入肥大的大枣十个,煎煮至八合,去渣,再加入上药药末服用,强壮的人服一钱匕,瘦弱的人服半钱匕,在清晨温服。服药后如果泻下太少,病不解除的,第二天可以增加半钱匕药量继续服用。服药后迅速出现腹泻的,用稀粥调养。
【解析】
本条讨论太阳中风的外感表证兼下利呕逆的悬饮里证,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所以说“表解者乃可攻之”。未提中风的症状,属于省文,切不可将下利呕逆,误作中风症候。否则,其后的“表解者乃可攻之”o的治疗原则,就没有着落了。下利与呕逆,乃水邪上攻下迫所致,但是仅据下利呕逆,很难与太阳阳明合病相鉴别,因而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辨证要点:其一,染汗出颇似太阳中风之表虚证,但中风证的汗出不是发作有时,今阵发性地梁染汗出,乃因水邪外迫肌肤,影响营卫的功能所致.其一、头痛似表,但表证头痛,必有恶寒,今不恶寒,因知这种头痛,亦为水邪攻冲所致。其三,心下痞硬满,颇似结胸和痞证,但痞证不痛,结胸证虽痛却不是引胁下痛,实际上悬饮以胸胁痛为主症,此处先举心下痞硬满,当是为了便于类比鉴别的缘故。悬饮的主症既具,那么,则不难看出干呕短气,也是因于水邪,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犯肺则肺气不利而短气。这一切都是胸胁悬饮的症候,所以最后又着重指出“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这是辨表里的主要依据。胸胁悬饮证不同于大结胸证,自非大陷胸汤所宜,而应以十枣汤主治。
。【原文】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眶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153]
【注释】
①阴阳气并竭:表里之气均受损。
②无阳则阴独:表证已罢,而里证独具。
【白话解】
太阳病,医生使用发汗法治疗,汗后仍然发热畏寒,于是又用攻下法治疗,误汗伤表,误下伤里,致表里正气均虚,阴阳之气同时虚竭,表证已无而独有里证,故见心下痞满。医者再用烧针法治疗,致脏气大伤,出现心胸焕躁不安、面色青黄、筋肉跳动,为难治之候;如果面色黄、手足温暖,示胃气尚存,较容易治愈。
【解析】
太阳病本应发汗,云“医发汗”,遂发热恶寒,“迷~字作“仍”字解,意即发汗后,发热恶寒仍在。表不解面X误下,热陷成痞,汗之虚其表,下之虚其里,表里俱伤谓阴阳气并竭。竭即损伤较重。去表人里,表虚里寒。无阳则阴独。此时复用烧针以治寒,营气已虚,不耐火灯!故令胸烦。如更见面色青暗而黄,肌肉动,'是阳虚血产燥,危候难治;如面色微黄不青,手足尚温,是胃气尚存,营血受灼尚轻,证属可救。
o【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154]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注释】
麻沸汤: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
【白话解】
胃脘部痞满,按之柔软,关部脉浮,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以上二味药,用沸开水二升,浸泡一会儿,挤压泌汁,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
【解析】
热邪内陷而胃气壅滞,以致发生心下痞塞不畅。这种痞证,单纯由于气滞,所以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它与大结胸证之心下痞硬疼痛,与胸胁水邪癖积之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都不相同,不难鉴别。再则关上脉浮,这是因为心下有邪热壅聚成痞,心下即胃脘部,就寸关尺来说,相当于关部,邪热既壅聚于心下,所以关脉相应而浮。痞因热邪壅滞所引起,所以用清热泄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原文】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十八。[155]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大黄二两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史,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白话解】
胃脘部痞满,而又畏寒汗出的,用附子泻心汤主治。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开,另煎取汁)。以上四味药,将前三味药切细,用滚沸开水二升浸泡一会儿,挤压取汁,去掉药渣,再加入附子汁,分两次温服。
【解析】
热郁胸膈,症见心下痞,同时出现恶寒汗出,用附子泻心汤。本方既有三黄之苦寒,又有附子之辛温,其痞当承上条所云热痞,而兼阳虚卫外不固。细玩文义,“复恶寒”,提示汗出表解,不应恶寒,今复恶寒汗出,而属阳虚卫外不固,汗出亦多。本条为热痞兼卫阳虚立法,临床时应据脉证所见,全面分析,始可施治无误。否则但凭心下痞、恶寒汗出,附子泻心汤亦难中的。
●【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十九。用前第七证方[156]
【白话解】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消除,并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用五苓散主治。
【解析】
因下导致热陷成痞,予泻心汤,而痞不解。口燥烦渴,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行,水停下焦,宜五苓散助气化利水。小便得利,水去痞亦解。
●【原文】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157]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注释】
①干噫食臭:“噫”同“嗳”,嗳气带有食臭味。
②腹中雷鸣:形容肠间响声如雷。
【白话解】
伤寒表证,经用发汗,汗出表证已解,而胃气损伤,胃中不和,水食停滞,出现胃脘部痞满硬结,嗳气有食物腐臭气味,肠鸣较甚、腹泻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用水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八味药,加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煮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旧本说:附子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药物组成相同而名称不同。生姜泻心汤是用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白术,加黄连,并用泻肝之法。
【解析】
伤寒汗出表解之后,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鸣下利,干噫食臭即空嗳腐气。胃虚水气不化,故心下痞硬暖腐;气滞水停,故胁下有水气,水走肠间,故腹鸣下利。用生姜泻心汤,即取半夏泻心治痞满,加生姜和胃下气化饮。
o【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158]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璧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注释】
①谷不化:食物不消化。
②客气上逆:不是人体正气,是胃虚而滞的病气上逆。
【白话解】
太阳伤寒或中风证,本应发汗解表,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损伤脾胃,导致病人一日腹泻数十次,泻下不消化食物,肠鸣厉害,胃脘部痞满硬结,干呕,心中烦躁不安,医生见胃部痞硬,认为是邪热内结,病邪未尽,又行攻下,致痞胀更甚。这种情况不是邪热内结,而是中草泻心汤主治。气虚弱,浊气上逆,气结心下,所以胃脘部痞硬,用甘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 (用水洗),大枣十二枚(破开),黄连一两,人参三两。 以上七味药,加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煮 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解析】
本条伤寒中风并举,是指或伤寒或中风,不是伤寒又中风,也不是伤寒之后再中风,意在不论伤寒还是中风,皆不可用下法,不应下而用下法,故曰医反下之。误下不仅表邪内陷,而中焦脾胃之气必然损伤,于是水谷不能消化,阴阳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腹中雷鸣而下利日数十行,胃气上逆则心下痞硬而满,中虚邪扰,更干呕心烦而不得安。医者误认心下痞硬、干呕心烦等症,为实邪未尽,而又用攻下方法,心下痞硬因而更甚,这乃是胃气愈伤而气愈上逆之故,所以进一步指出“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也”。所谓“客气”,是指因虚而滞的病气,气愈虚则上逆愈甚,不可误认为单纯的结热,这一分析,对虚实疑似辨证,极有指导意义。吴又可总结临床经验,“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下后痞反甚者为虚”,可做本条理论的佐证。既然中虚气逆更甚,自非半夏泻心汤所能胜任,也不是生姜泻心汤所能主治,而最适宜长于益气缓急的甘草泻心汤。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己,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二十二。[159]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释】
①理中焦:调理中焦脾胃。
②下焦:病在下部。
【白话解】
伤寒表证,服了泻下的汤药,导致腹泻不止,胃脘部痞胀硬结。医生用泻心汤治疗,又用其他药攻下,导致腹泻不止,医生又以理中汤投之,结果腹泻更甚。究其原因,是因为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腹泻之剂,而此种下利责在下焦不固,应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主治。如果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仍然腹泻不止的,则恐怕属水湿内盛之腹泻,应当用分利小便法治疗。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打碎),太一禹余粮一斤(打碎)。以上二味药,用水六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解析】
伤寒服汤药,下利痞满并见,当属表证误下。误下成痞,复见下利,为甘草泻心汤证。服药不愈,医复下之,虚其里,便泄利不止。予理中汤,而利益甚,其利不属中寒,乃下焦滑脱,治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服后利仍不止,可利其小便,分清浊则大便自成形。
●【原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160]
【注释】
痿(wi:症候名称,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白话解】
太阳伤寒证,误用吐、下、发汗,导致心烦不安,脉象十分微弱,病情迁延八九天,更见胃脘部痞结胀硬,胁下疼痛,气上冲咽喉,眩晕昏冒,全身经脉跳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痿证。
【解析】
汗、吐、下都是治疗伤寒的大法,用之得当,自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但是,用之不当,则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能损伤正气而致病情恶化。本条的伤寒是指表证,治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医者误用吐法,致伤其胃气,又误用下法,再伤其脾气,脾胃为中土之脏,此时中气受伤而大虚,从救误的角度来看,不论表证存在与否,都必须亟亟固其中气,绝没有再行发汗的道理,可是医者又用汗法,这是误上加误,以致阳气更伤,因而发生虚烦,脉象甚微,即阳气大虚的标志。病经八九日,阳气之虚更甚,阳虚不运则津液结而为饮,饮邪上逆,于是心下痞硬而胁下痛;饮逆而清阳不升,则气上冲咽喉、眩冒;同时经脉得不到阳气的温养,加上饮邪的侵凌,则经脉动惕。久延不愈,则进而肢体痿废。本条的虚烦与栀子豉汤证的虚烦有别,彼证是因热郁胸膈,有热象而无虚象,脉必数而有力,本证是因中阳大虚,所以脉象甚微。本条症候颇与苓桂术甘汤证近似,在病机上即阳虚饮逆也颇相近,只是彼证的症情较轻,本证的症情较重,所以彼证脉沉紧,本证脉甚微。
o【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二十三。[161]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两、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话解】
太阳伤寒证,经用发汗,或涌吐,或攻下,表证已解,而胃气损伤,胃虚气逆,出现胃脘部痞胀而硬,嗳气不止的,用旋覆代赭汤主治。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赭石一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七味药、加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掉药渣,再煎煮药汁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解析】
伤寒或汗或吐或下,寒热虽解,胃气已虚,胃虚浊饮上逆,故心下痞硬,频频嗳气。惟胃伤较轻,饮聚不重,故用旋覆代赭汤养胃化饮降逆。陆渊雷云:“本方与三泻心汤,同主痞硬,而三泻心汤重在雷鸣,本方则重在噫气,三泻心肠胃有炎症,故用芩连,本方无炎症故不用芩连.昔贤谓泻心虚实相半,本方纯乎虚,有以也。”
o【原文】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四。[162]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 尖甘草二两、炙 石膏丰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A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白话解】
表证攻下后,外邪人内,热邪壅肺,出现汗出、气明:表热证已无的,不能再用桂枝汤,可用麻黄杏子甘草石青汤治疗。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打碎,用棉布包裹)上面四味药用七升水,先煮麻黄,煮到剩五升,去除上面的白沫,再将其他三味药放入,煮到剩三升水,去药滓。温服一升。相当于一黄耳杯的量。
【解析】
以攻下法治表证,必致表邪内陷,化热迫肺,肺气闭郁不得宣通则气喘,肺合皮毛,郁热蒸迫津液外泄则汗出。这种喘汗,颇易与太阳中风证相混,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重视,庶可避免误用。正由于热邪内陷,所以肌表反而没有大热,切不可误认为寒证,必须轻宣肺热,宜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o【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五。[163]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释】
数下:“数”读音如“朔”,即屡用攻下的意思。
【白话解】
太阳病,表证未解,反而屡次攻下,致脾气损伤,出现腹泻不止,胃脘部痞结胀硬,而发热畏寒等表证仍在的,用桂枝人参汤主治。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另外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以上五味药,用水九升,先加入后四味药煎煮至五升,再加入桂枝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晚上服一次。
【解析】
太阳病,屡用攻下之后,里气大伤,因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因表证。还在,故名为协热下利,即夹表热而下利,与现代所称“协热利”性质属热的含义是不同的。此时病势的重心是里虚寒,故以理中汤治脘痞下利,仅用桂枝一味以通阳和表。
o【原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二十六。用前第十七方。[164]
【注释】
攻痞:此处的“攻”字,含有治疗的意思。攻痞,即治疗痞证。
【白话解】
伤寒表证,用峻泻药攻下后,再发其汗,导致心下痞塞,如果有发热畏寒等症状,是表证还未解除,不能先泄热消痞,而应先解表,表证解除以后才能泄热消痞。解表适宜用桂枝汤,泄热消痞适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析】
表里证同具的治疗原则是,里实的,先治表邪,表解后冉治其里,本条热痞属于里实,所以也不可攻丁里头,所以痞,而当先解其表。所谓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痞,不过是举例而言,究应使用何方,还应随病情而定,不必拘泥。
●【原文】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方二十七。用前第四方[165]
【白话解】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热不退,上腹部痞结胀硬,呕吐而又腹泻的,用大柴胡汤主治。
【解析】
伤寒,只说发热,未提恶寒,是邪已内传化热,所以虽有汗出而热不解,这时应当进一步探测其病理原因,以进行处治。如为蒸蒸发热,或为潮热,或兼有腹大满、绕脐痛等症,则属于阳明燥实证,可以选用三承气汤。本证发热兼见呕吐腹泻,而且心中痞硬,则知不是肠有燥结,而是胆胃气滞,升降之机失常,所以上为呕吐,下为腹泻。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主症,今不但呕而发热,并且心中痞硬,是胆胃之气壅滞较甚,证属少阳兼阳明里实,所以不用小柴胡汤,而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泄里实。然而本证发热、痞、利诸症,颇与桂枝人参汤证相似,而性质却有冰炭之异;本证属实属热,彼证属虚属寒,绝对不能混同,必须深刻理解。
0【原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166] 瓜蒂一分,熬 黄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泮。取汁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