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四)
0【原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166]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注释】
胸有寒:这里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有邪气阻滞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属于邪的范围。
【白话解】
病的表现像桂枝汤证,但头不痛,项部不拘急,寸部脉微浮,胸脘痞胀硬结,气上冲咽喉,呼吸不畅,这是胸中有痰实之邪停滞,应当采用吐法,可用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炒黄),赤小豆一分。以上二味药,分别捣碎过筛作散,然后混合在一起研制。另用香豉一合、热开水七合,共煮成稀粥,去掉药渣,再取上药末一钱匕,与稀粥混合,一次温服。服药后不呕吐的,稍稍增加药量继续服用;服药后很快出现呕吐的,应停止服药。各种失血、虚弱的病人,不能用瓜蒂散。
【解析】
病如桂枝证,是寒热自汗,但头不痛、项不强,仅寸脉微浮,而非三部俱浮,则不能作桂枝证论。胸中痞硬,兼气上冲咽喉,呼吸不利,亦不同于痞证。胸膈间痰涎壅盛,上逆咽喉,故云胸中有寒。寒即痰之互词。“此为胸有寒”.痰诞上涌,咽喉不利,“其高者因而越之”,可用瓜蒂散涌吐治之。瓜蒂为甜瓜蒂,须用瓜未熟的,其味甚苦,之功。涌吐力强。伍以赤小豆泄水,香豉以宣发散结,共奏涌泄之功。
O【原文】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方二十九,[167]
【注释】
入阴筋:阴茎缩入。
【白话解】
病人胁下宿有痞块,连及脐旁,疼痛牵引少腹,甚至痛彻阴茎,这就叫脏结,属于死候。
【解析】
本条首先指出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表明这是宿疾,不同于外感新病,不但病程久,而且范围大。病久则元气必然虚弱,正虚不能制邪,则邪愈甚,邪结既久,则脉络愈滞,进而发生疼痛,牵引少腹部,甚至阴茎缩人,此时阴寒至极,阳气竭绝,已经无法救治,所以断为死候。
0【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168]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病,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白话解】
伤寒表证,误用涌吐或泻下法后,病经七八天仍不解除,邪热人里,热邪充斥内外,表现为时有畏风,日渴很甚,想喝水数升,舌干燥,心烦不安的,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本方在立夏后、立秋前才能服用,立秋后不宜服用。正月、二月、三月天气尚寒冷,也不宜服用。此时服用就会伤中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各种失血、虚弱的人也不能服用,如果服用也会出现腹痛、腹泻。此时,可用温里散寒法救治,就会痊愈。
【解析】
伤寒经过吐、下等法治疗以后,七八日病仍未解,是因治法不当,反而津伤化燥,形成阳明燥热证。所谓热结在里,是指里热炽盛;热邪充斥内外,所以说表里俱热。正由于里热盛而津气大伤,所以大渴欲饮水数升,舌苔干燥而烦,更是热盛伤津的确切证据。至于时时恶风,是因热极汗多,肌腠疏松的缘故。有些注家认为是表邪未尽,或表阳不足,都是不确切的。不但阳明热盛,而且津气耗伤严重,所以非清热保津的白虎汤所能胜任,而宜清热生津的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一。用前三十方[169]
【白话解】
外感病,表无大热而里热炽盛,出现口干燥而渴,心中烦躁不安,背部微感畏冷的,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解析】
伤寒化热胃燥,热炽表热亦盛,已如上条所述。但里热盛而表热不显者,是热人于里,自汗出之故。口燥渴、心烦之里热炽盛应予白虎汤。背微恶寒,与上条时时恶风病机同,因大汗出表虚津伤,故加人参。
●【原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二。用前三十方。[170]
【白话解】
外感病,脉象浮,发热无汗,是表证还未解除,不能用白虎汤,如果里热盛,津气伤,出现口渴想喝水,而没有表证的,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解析】
本条分两段:自“伤寒脉浮”至“不可与白虎汤”为一段,主要说明使用白虎汤的禁忌。因为白虎汤是清热的重剂,只适用于阳明里热炽盛之症,若太阳表邪未解而误用之,反会损伤阳气,导致阴寒内盛等病变。今脉象浮而不大,发热无汗,乃是表证未解,即使渴欲饮水,也不可用白虎汤,这在临床上是必须注意的。“渴欲饮水”至结尾为另一段,提出用白虎加人参汤,必须没有表证。从白虎加人参汤的组方意义来看,较白虎汤仅多人参一味,不但清热,而且补益气阴。
o【原文】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方三十三。[171]
【注释】
①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风寒疟疾、头项强痛、背膊拘急等症。
②肺俞:当第3、第4胸椎棘突之间,在脊柱外方一寸五分,主治外感上气、喘满咳嗽等症。
③肝俞:当第9、第10胸椎棘突之间,在脊柱外方一寸五分,主活气痛、呕酸、胸满、肋痛、黄疸等症。
【白话解】
太阳病未解,又并发少阳病,出现胃脘部痞结胀硬、颈项拘急不舒、头目昏眩等症的,应当针刺大椎、肺俞、肝俞诸穴,千万不可用攻下的方法。
【解析】
本条所举的症候与前大致相同,所以都采用针刺大椎、肺俞、肝俞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彼条指出禁汗,并交代了误汗的变症和刺期门的救误法;本条仅指出禁下,却未说明误下后的病情变化。然而将两条内容合起来看,自不难获得较全面的认识。本证虽然是太阳之表未罢,但毕竟邪已内传,所以禁用汗法;但邪虽内传,却未至阳明燥实的地步,所以又禁用下法。最好的治法是针刺大椎、肺俞以解太阳之邪,针刺肝俞以泄少阳之邪,庶太、少两阳之邪都得外解而不再内传。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方三十四[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淬。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话解】
太阳与少阳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邪热下迫肠胃而出现自下利的,用黄芩汤,如果呕吐,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一斗,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夜晚服一次。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半夏半升(用水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为三两,切片)。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夜晚服一次。
【解析】
本条虽是太阳、少阳合病,而病势偏重于少阳,自下利,为少阳半里之热犯及肠胃所致,所以治宜黄芩汤清解少阳,遢其内传之势,庶少阳热除而太阳之邪亦解;若兼见呕逆,再加半夏、生姜降逆和胃。
●【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三十五。[173]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泮。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白话解】
外感病,胸脘部有热,腹中有寒,腹中疼痛,想呕吐的,用黄连汤主治。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 (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用水洗),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煎煮成六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两次。怀疑不是张仲景的方。
【解析】
胸中、胃中都是指病位,所谓胸中,实际是指胃;胃中实际是指肠。胃中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肠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之所以胃热肠寒,主要因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则下寒者自寒,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则上热者自热。症情既寒热夹杂,所以治疗也寒热并用。本证与三泻心证都是寒热夹杂,但病机却有不同,三泻心证为中虚热结致痞,其寒由于中阳不足,所以肠鸣自利;本证为胃热气逆于上,肠寒凝滞于下,所以欲呕腹痛。
0【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方三十六。[174]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去桂加白术汤方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白话解】
外感病八九天,风湿相互搏结,出现身体疼痛剧烈,不能自行转侧,不作呕,口不渴,脉象浮虚而涩的,用桂枝附子汤主治,如果病人大便硬结、小便通畅,用去桂加白术汤主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开),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甘草二两(炙)。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开),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服第一次药后,病人身体感觉麻木,半天左右可再服一次,待三次药服完,病人头目昏眩如物蒙蔽,这是药物的反应,是附子、白术的药力行于皮内、攻逐水湿之气而不能解除所造成的,因此不必奇怪。本方照理应当加桂枝四两,实际上,本方与桂枝附子汤是一方两法。因为大便硬结、小便通畅,所以去桂枝;因为大便不硬,小便不通畅,所以应当加桂枝。附子用三枚,用量恐怕过大,所以虚弱的人及产妇,应减少用量服用。
【解析】
风湿相搏,是感受风湿,相互搏结,即太阳中风证兼有湿淫。风淫为痛,湿淫为重。风湿凝聚肌腠,阻滞经络,故身体烦疼且重,活动不利。脉浮虚,虚,必有自汗恶风,湿阻气滞,故脉兼涩。不呕不渴,病未化热人里。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专于温经祛风泄湿。湿在肌表,故不用茯苓,大便硬,小便自利,是湿从下泄,重心已不在表,故去桂枝加白术以专祛湿。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 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175]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注释】
掣痛:疼痛有牵引拘急的感觉。
【白话解】
风湿相互搏结,全身关节剧烈疼痛,牵引拘急不能屈伸,触按则疼痛更甚,汗出,短气,小便不通畅,畏风不愿减衣,或者身体轻度浮肿的,用甘草附子汤主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开),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以上四味药,用水六升,蓝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康第一次药,如果能得汗出的,就会痊愈。如果汗出停止,服一升恐怕量过大。而又出现疼痛的,可再给病人服五合,或服六七合也可,
【解析】
风湿搏聚关节,其病已较上条为深为重。掣痛即痛如牵掣,肢节不能屈伸,触之痛剧。风湿充彻表里,气机阻滞,上则呼吸气短,下则小便不利,甚则水湿渗人肌腠,肢体浮肿。汗出恶风,表阳亦虚,故用甘草附子汤温阳化湿。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176]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白话解】
外感病,脉象浮滑的,这是表有热,里也有热,用白虎汤主治。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以上四味药,用水一斗煎煮,待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解析】
白虎汤证应以里热为主,热势蒸达于外,可至表里俱热,有热而无结,脉象可见浮滑。这本来是很易理解的问题,只因为原文“里有寒”字句,以致发生长期争议,有些注家就“寒”字大做文章,实际于事无补,我们认为不必拘泥妄定。至于《玉经》作“白通汤”,从表热里寒来伤寒论白话解说,似亦有理,但里阳虚的脉象绝不会浮滑,可知也是讹误。
o【原文】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三十九。[177]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 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 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注释】
①脉结代:结脉和代脉并称,张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②心动悸: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白话解】
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用炙甘草汤主治。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剖开)。以上九味药,用陈米酒七升,水八升,混匀,先加入阿胶外的八味药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尽,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本方又叫复脉汤。
【解析】
结代脉为脉来迟缓,有时出现一次歇止之象,结脉歇止后能自还,所谓时一止而复来,代脉歇止后不能即还,所谓良久方来,一般多属血凝气滞。 与心动悸同见,则为营血内虚,心力不足。见此脉证,应兼治其虚,用桂枝汤
去芍药以通阳解肌,加生地、麦冬、人参、阿胶、麻仁益气养阴。加酒煎,可使生地、麦冬滋而不滞,更可增强通阳复脉之功。
。【原文】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 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178]
【白话解】
脉象按之见缓,时而一止而又继续跳动的,就叫结脉。又有脉象跳动中一止,能够自还,脉搏停止间歇时间短,复跳的脉稍快的,名叫结,属于阴脉。脉象跳动中一止,不能自还,良久方再搏动的,名叫代,属于阴脉。出现这种脉象的,多难于治疗。
【解析】
本条系承上条述结代脉特征及其预后。注家有认为系上条注释文字,误人正文。《玉函经》即无此条。陆渊雷对结代脉的解释颇为清晰,节录以供参考:所谓结代者,无非歌止之脉。惟结之歇止,一止后有若干搏动特别加速,以补偿敬止之至数,此即本条所谓更来小数……代之歌止,则一止后无搏动加速之补偿,即本条所谓不能自还也。结代之外,又有促脉,本谓寸口独躁盛,而后世脉说,往往与结代并论,亦为歌止,谓歌止见于数脉者为促,见于迟赫者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