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白话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五)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72]
【注释】
烦渴:因渴而烦,形容渴之甚。
【白话解】
发过汗以后,出现脉象浮数、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通畅的,用五苓散主治。
【解析】
上条阐述蓄水证之病因病机及可能发生之病证,本条仅就其主要脉证论治法。脉浮数为表热,烦渴是胃热津伤,如饮水多而小便不利,势必形成膀胱蓄水,不言是省文。
太阳经腑同病,用五苓散双解表里。五苓散主要用于膀胱气化不行,水蓄而小便不利,用于杂病较多,不一定必兼表证。本条表里同病,桂、术遏阳化气,既可开发腠理,又能淡渗行水,宣畅上焦,其轻微表热,亦因得解。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73]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 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话解】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出现口渴的,应当用五苓散主治;如果口不渴的,应当用茯苓甘草汤治疗。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片)。以上四味药,用水四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分成三次温服。
【解析】
五苓散证的口渴,是因水气停蓄,脾失转输,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布所致,已如上两条所述;本条更提出茯苓甘草汤证口不渴,以资鉴别。因为茯苓甘草汤证也是里有水气停蓄,不过水停的部位是在胃中,水津尚能敷布,所以不渴。然而仅据不渴就断为胃中停水,证据显然不足,必须找一些其他旁参材料,如“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以及“厥阴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不难推知“心下悸”也是茯苓甘草汤证的主症。水停于胃,故治宜温胃散水。
●【原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74]
【注释】
水逆:因里有蓄水,以致饮水不能受纳,饮入随即吐出的,称为水逆证。
【白话解】
太阳中风证,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里证,如果出现口渴想喝水,一喝水即呕吐,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
【解析】
太阳病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邪气随经人腑,致形成经腑俱病。故日“有表里证”。这表证指太阳表证,如发热、恶寒等;里证指蓄水证而言,如心烦、小便不利等。“渴欲饮水”,饮不解渴,正所谓“消渴”之象,是太阳蓄水证的主症之一。若“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吐后再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再饮再吐,这种现象称为水逆。水逆证是蓄水的重证。因水蓄于下,气化不利,使胃失和降,所饮之水,拒不受纳,则上逆而吐。治用五苓散。
●【原文】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伤寒论白话解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
【白话解】
在诊脉前,看到病人双手交叉覆盖于心胸部位,假如医生叫病人咳嗽,而病人却无反应的,这一定是病人耳聋的缘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重复发汗,损伤心肾阳气所致。发过汗以后,饮冷水太多,冷饮伤肺,势必会引起气喘;用冷水洗浴,寒邪内迫,也会出现气喘。
【解析】
以上四条,均论述汗出过多,胃液受伤,渴饮小便不利之证。本条为汗伤心阳,而心悸欲按。心窍寄耳,两耳猝聋。治疗可参考第64条桂枝甘草汤证。有停饮者,可参考茯苓甘草汤。“教试令咳而不咳”是医者作试探性询问,病者不作回答,因知其耳聋无闻。试令咳嗽以测知耳聋,此不过偶尔之事,非必常法,故注家多视为衍文。
●【原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
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方三十八[76]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 取一升半,去淬。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两,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纳 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白话解】
发汗以后,出现服药即吐,水药不能下咽的,这是误治的变证。如果再进行发汗,一定会出现呕吐、腹泻不止的见症。发汗,或涌吐,或泻下以后,无形邪热内扰,出现心烦不能安眠,严重的就会出现心中烦闷尤甚,翻来覆去,不可名状,用栀子豉汤主治。如果出现气少不足以息的,用栀子甘草豉汤主治;如果出现呕吐的,用栀子生姜
豉汤主治。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二味药,用水四升,先加入栀子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服剩余之药。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药,先加入栀子、甘草煎煮,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止服剩余的药。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生姜五两(切片),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药,用水四升,先加入栀子、生姜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共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止服剩余的药。
【解析】
发汗后致使水药不得人口,可知发汗不当而使胃气受伤,这种治疗上的错误,是不顺于理的,故曰“为逆”。若再发汗,则为一逆再逆,必伤胃气、胃失和降。则呕吐不止;伤于脾的反应是下利不止。可见治法若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愈病,反而使病情加重,故临床不可不慎。若发汗又复吐下,表热虽除,里因汗、吐、下伤及津液而致虚。余热内郁,热虽不重,因虚不耐热扰,故烦。轻者可致虚烦不能安睡,重者懊侬颠倒。懊侬即懊恼,颠倒即不安特甚。盖描述患者心烦不适,睡卧不宁之状:用栀子清郁热,香豆豉宣发,郁热得泄,其烦自安。如兼见呼吸气弱乏力,可加炙甘草益气缓中,如兼见呕恶,可加生姜和胃止呕。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方三十九。用上初方[77]
【注释】
①烦热:心中烦闷而热。
②胸中窒:胸中塞闷不舒。
【白话解】
经过发汗,如若下之,或泻下以后,出现心胸烦热不适,胸中板闷窒塞不舒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阻滞,用柜子豉汤主治。
【解析】
汗、下后津伤,余热内郁,症见心烦懊侬,是栀子豉汤证。如胸中窒闷,乃热郁较重,但未至心下痞硬,不需泻心诸方,可予栀予苦泄,香豉宣发,使郁热得以宣泄,胸闷自除。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方四十。用上初方[78]
【注释】
结痛:结塞且有痛感。
【白话解】
外感病五六天,用峻泻药攻下后,身热不去,胃脘部支结疼痛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郁结不畅,其病尚未解除,用栀子豉汤主治。
【解析】
本条症状,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源于大下之后,这与结胸证的成因和主症颇有相似之处,但病理却迥不相同。结胸证为有形的热与水结,按之心下硬,痛不可近,所以用大陷胸汤逐水荡实。本证为无形的热郁气滞,按之心下濡,结塞闷痛,纵然按之痛,亦很轻微,所以用栀子豉汤宣郁除烦。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方四十一。[79]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 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白话解】
外感病使用泻下药以后,出现心中烦扰、腹部胀闷、坐卧都不安宁的,应当用栀子厚朴汤治疗。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解枚(用水浸泡,炙成黄色)。以上三味药,加水三升半,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服剩下的药。
【解析】
本证心烦与栀子豉汤证的虚烦一样,也是热郁胸膈,所不同的是,心烦的同时,又有腹部胀满,这表明热郁的程度又深入了一层,不仅郁于胸膈,而且壅于腹部,因此,不用豆豉的轻透,只用栀子的泄热以治心烦,再加厚朴、枳实以行气除满。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方四十二。[80]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白话解】
太阳伤寒证,医生误用泻下丸药峻猛攻下,出现身热不退,轻度心烦不安,并见腹满痛、便溏等中寒证的,用栀子干姜汤主治。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半,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后,出现呕吐的,停服剩下的药。
【解析】
大下之后,损伤中阳。本条只提到身热不去与微烦,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相较,断为热郁胸膈,中焦虚寒,方中用了干姜,干姜能温中散寒,必然兼有腹满时痛等中焦虚寒症状。至于之所以会发生中焦虚寒,不外乎因误用丸剂大下所致。从两味药相伍来看,实际也具有苦泄辛开作用,栀子泄热,以辛温的干姜佐之,“火郁发之”,能加强宜泄郁热的效果,临床用栀子干姜汤治热郁气滞的脘腹疼痛有卓效,可资佐证。
【原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1]
【注释】
旧微溏:病人平素大便略微溏薄。
【白话解】
凡是使用栀子豉汤,如果病人平素有大便稀溏的,应禁止使用。
【解析】
临床治病选用方剂,除了必须与症情符合以外,还须注意病人的体质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栀子豉汤尽管不是太寒的方剂,但毕竟偏于苦寒,因此遇到脾阳较虚的病人,虽然是热郁胸膈证,也应当慎重使用,否则,就会损伤脾阳而增加新的病变。
●【原文】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睢动,振振欲瓣地者,真武汤主之。方四十三。[82]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振振欲地:身体震颤,站立不稳,欲扑倒于地。
【白话解】
太阳病,用发汗法治疗,汗出后病证未得解除,病人仍然发热,心下悸动,头晕目眩,全身肌肉跳动,身体震颤,站立不稳的,应当用真武汤治疗。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药,加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解析】
太阳病发汗后,因汗不及时或汗不如法,症见心下悸,头眩,身腘动,振摇欲仆。乃阳虚水气不化,聚于胃则心下浮,逆于上则头眩,溢于肌肉,经脉失煦,则身欲仆。其脉必沉迟或沉紧,不言是省文。其热自属虚阳外浮,治宜真武汤以振阳化水。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白话解】
咽喉干燥的病人,多阴液不足,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解析】
发汗的禁忌症之一。咽喉干燥,为津液不足的标志,虽然是太阳表证,也不可使用汗法,特别是辛温之剂,否则就会干燥更甚,发生伤津化热的许多变症。
【原文】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4]
【注释】
淋家:素患小便淋漓,尿道疼痛的病人。
【白话解】
久患淋病的病人,多阴虚下焦有热,不能用发汗法。如果误用发汗,就会引起尿血的变症。
【解析】
发汗的禁忌症之一。所谓淋家,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涩疼痛,并经常发作的患者,这样的人,大多肾阴虚而膀胱蕴热,如慢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虽然具有太阳表证,断不可强发其汗,如果误用发汗,则肾阴愈虚,膀胱之热愈炽,邪热迫血妄行,就会发生尿血。
【原文】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85]
【注释】
①疮家:久患疮疡的人。
②痉:《集韵》云“风病也”。《正字通》云“五痤之总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疯”。一作“痉”。
【白话解】久患疮疡的病人,多气血两亏,虽有身疼痛等表证,也不能用发汗法。如果误用发汗,使气血更伤,就会出现颈项强急、角弓反张的痉病。
【解析】
发汗的禁忌症之一。久患疮疡流脓流血,营血必然亏虚,虽然有表邪身体疼痛,亦不可发汗。因为营血为汗液之资源,若误用发汗,则已经不足之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而强直拘急,成为角弓反张的痉症。
【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胸,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86]
●【注释】
不能晌:眼睛不能转动。
【白话解】
久患衄血的病人,多阴虛火旺,不能用发汗法。如果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变症。
【解析】
发汗的禁忌症之一。衄家指经常鼻腔出血的人,由于频频出血,阴血必然亏虚,虽有可汗之症,也不可任意使用发汗方法,以免更伤其阴血。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当是指不可用辛温发汗。
【原文】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87]
【白话解】
患出血疾患经常出血的病人,多气血亏虚,不能用发汗法治疗。如果误用发汗,就会出现畏寒战栗的变症。
【解析】
发汗的禁忌症之一。经常失血的病人,不但阴血损伤,阳气亦不充沛,即使患外感表证,也不可用汗法。假使误用汗法,不但阴血更伤,阳气也必更伤,阴血伤则无以营养筋脉,阳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因而发生寒栗震颤的变症。其病变机制与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极为类似,不过彼仅恶寒,此有震颤而已。
●【原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方四十四。方本间。[88]
【注释】
①汗家:平常习惯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
②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宁。
③小便已阴疼:小便之后,尿道疼痛。
【白话解】
平素爱出汗的病人,又再发其汗,就会形成心神恍惚、心中烦乱不安、小便后尿道疼痛的变症,用禹余粮丸治疗。
【解析】
平素多汗之人,卫阳不固,如重复发汗,阴液大伤,虚阳内扰,必致精神恍惚烦乱;水源告竭,则小便后尿道涩痛。成无己云:“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则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
禹余粮丸方
禹余粮丸方缺。按禹余粮为甘寒重涩药,未能切合本条之证,注家多谓系衍文,或有讹误。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
【白话解】
病人素有内寒,不能用发汗法。如果反发其汗,就会使胃中虚寒更甚,出现吐蛔症状。
【解析】
病人有寒,指平素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只能温中助阳以和肌表,如径用一般的发汗方法,必致阳气外越,中阳更虚,里寒更甚,而发生吐逆。如果肠道有蛔虫寄生,则蛔虫不安而上行,可随呕吐而出。
【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白话解】
本应先用发汗法治疗表证,然后再用泻下法治疗里证,却反先用泻下法治疗里证,这是错误的治疗原则;如果先用发汗法治疗表证,就是正确的治疗原则。本应先用攻下法治疗里证,然后用发汗法治疗表证,却反先用发汗法治疗表证,这是错误的治疗原则;如果先用泻下法治疗里证,就是正确的治疗原则。
【解析】
表、里同病的治疗。究竟应当先汗还是先下,却颇值得研究,本条正是对这一治则问题作出具体的说明。一般说来,表、里俱病,应当先进行解表,表解之后方可使用攻下。如先用攻下,就是治疗的错误。但是,也有里实证较重,而表证较轻,里甚于表,治当先用攻下以治里,如果一定要先表后里,不知灵活运用,势必延误病机,也是治疗的错误。因此,在临床的时候,必须根据症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汗、下治法,才能避免错误。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方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91]
【注释】
清谷:清,古与“圊”通,清谷,就是腹泻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白话解】
太阳伤寒证,本应用发汗法治疗,医生却反而使用泻下法,致脾肾阳衰,出现腹泻完谷不化、泻下不止,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存在,也应当急以治疗里证。经治疗后,里证解除,大便转正常,身体疼痛仍未去的,再治疗表证。治疗里证用四逆汤,治疗表证用桂枝汤。
【解析】
承接上条阐述误治后表里先后缓急证治。伤寒下之不当,下利清谷不止。清谷即完谷不化,是脾阳大伤,胃肠虚寒已甚。此时虽具表证身痛,而里证为急,应与四逆汤辈急温其里。待其里温,大便调和,如身痛表证仍在,可再予桂枝汤治其表。陆渊雷云:“前条先汗后下,就阳证而言,古人所谓祛邪也,此条先温后表,就阴证而言,古人所谓扶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