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白话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中(四)
o【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注释】
振寒:战来恶寒的意思。
【白话解】
泻下之后,又行发汗,一定会出现畏寒战栗、脉象微细,这是误下复汗,导致阴阳俱虚的缘故。
【解析】
本条症见振寒、脉微细,已转属少阴,乃阴阳俱虚之重证。阳亡于外,阴伤于内,故云“内外俱虚”。振寒即寒战,振寒脉微是阳虚,脉细是阴虚机少。陆渊雷云:“阳亡而津不继者,其津不能自复,故此条不云自愈,然则姜附四逆之辈,当择用矣。”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方二十四。[61]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注释】
顿服:煎成的药液一次服完。
【白话解】
误用泻下以后,又误用发汗法治疗,病人白天心烦躁扰不安,不能平静人睡,夜晚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没有呕吐、口渴等里证,也没表证,脉象沉微,身体无大热的,应当用干姜附子汤治疗。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切成八片)。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一次服下。
【解析】
本条重申汗下后转属少阴,阳虚而寒。前条振寒脉微细,为少阴病,本条云身无大热,当有热,烦躁见于白二辨太妇病脉证并治中昼,不呕不渴,无少阳、阳明证,虽有微热,亦属假象。脉沉微,是阳虚,阳虚伴见烦躁,需干姜附子汤急回其阳。
o【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方二十五。甘草二两,[62]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注释】
脉沉迟:沉是脉重按才得,迟是脉跳动的频率缓慢。
【白话解】
发汗以后,出现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是发汗太过,营气损伤,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四两。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二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生姜、人参。
【解析】
证已解,身痛即当随愈,若身痛未除,脉仍浮紧,则表证身疼痛为太阳表证之一。经过发汗治疗以后,如果表沉迟,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紧为表寒实,沉迟为里虚,续在,还当续予解表。现在身体虽痛,但脉不浮紧,而是无己说:可见这一身痛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经脉失养。成生姜益营散寒,加人参补充津液。“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故桂枝汤加重芍药。
o【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万二十六。[63]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 甘草二两 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注释】
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白话解】
发汗以后,头痛等表证已无,出现汗出、气喘,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 两(炙),石膏半斤(打碎,用布包)。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先加入麻黄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各药,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服一黄耳杯(古代饮具,容量一升)。
【解析】
本条“不可更行桂枝汤”句,应在“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之后,不可误认为发汗后就不能再用桂枝汤。因为汗出而喘,无大热,颇似桂枝汤证兼肺气上逆,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实际上迥然不同,彼属肺寒气逆,此为肺热气闭,假使误用桂枝剂,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注意。喘因热壅肺闭不得宜开,汗出乃热迫津液外泄,无大热为热郁于里,外热反而较轻,所以治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泄肺热、宣开肺气。肺热除而肺气畅,则汗出自止,气喘自平。
o【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二十七。[64]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注释】
①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覆盖之意。指病者双手交叉覆按于自己的心胸部位。
②心下悸:即心悸,指心脏悸动不安。
【白话解】
发汗太甚,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一次服下。
【解析】
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但必须依靠阳气的鼓动,才能从皮肤汗孔透泄。汗出愈多,则阳气的消耗也愈多,因而导致心阳虚而心悸不宁。临床辨证的一般规律是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叉手自冒心为喜按,自应属虚而不属实,心悸为心阳虚,故治宜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
●【原文】
枣汤主之。方二十八。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65]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①奔豚:形容自觉有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
②甘澜(lan) 水:又名劳水。
【白话解】
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好像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甘澜水一斗,先加入茯苓煎煮,煮去二升水分,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次,一日服三次。制作甘澜水的方法:用水二斗,倒入大盆内,扬盆内的水,直至水面上出现无数水珠,即可取来使用。
【解析】
发汗太过,心阳受伤,不能下济于肾,水气停聚下焦,故脐下动悸。此水气上逆,欲作奔豚。上条汗伤心阳,未见停水,故用桂枝甘草汤人心助阳;本条则伤及心阳,兼下焦停水,故在原方基础上重用茯苓、桂枝以通阳泄水,加大枣培脾和中。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66]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话解】
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出现腹部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片),半夏半升(用水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以上五味药,用水一斗,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解析】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实证腹满大都因为肠中有形实邪阻滞,必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按,脉象沉实,舌苔黄厚,必须使用下法,有形实邪得去,腹满始能消除;属虚的腹满,大多由于脾阳虚而不振,不能运化输布,因而腹部膨满,但是按之不硬,温熨揉按便觉舒适,脉虚弱无力,或虚大不耐循按,苔薄质淡,大便溏薄不硬,治当益脾助运。本证腹满,是因发汗阳气外泄,脾阳虚而气滞不运所致,当然不是实证,但也不是单纯虚证,而是虚中夹实,所以治宜消补兼施,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三十。[67]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释】
①头眩:头目昏眩。
②身为振振摇:身体动摇不定。
【白话解】
外感病,经过涌吐,或泻下以后,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气逆上冲胸膈,起立时就感头昏目眩,脉象沉紧的,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如果误用发汗法治疗,就会耗伤经脉之气,出现身体震颤摇晃、站立不稳的变症。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以上四味药,用水六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解析】
本条的若吐若下,就是或经过吐,或经过下后,损伤脾阳,脾虚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饮邪上凌,阻逆于胸脘之间,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水饮既阻,清阳不得上升,所以起则头眩。当站立时体位变换,眩晕更加厉害。表证全罢而饮邪阻滞于里,所以脉象沉紧。如果再用发汗,则外伤经脉,经脉虚而饮邪向外侵凌,则经脉润动而肢体振振动摇,此与真武汤证的“身润动,振振欲地”的病机一样,都是阳虚水动,只是程度略有轻重不同罢了。有些注家把“身为振振摇”专责之阳虚或津液伤,丢开饮邪,恐非理论。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一。[68]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白话解】
使用发汗法,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更加畏寒、脉沉微解细等症状,这是正气不足、阴阳两虚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五升,煎煮成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解析】
发汗病不解,是指病还未好;反恶寒,指怕冷更加严重,不是指表证未解。表解则不应当恶寒,现在反而见到恶寒,不可误认作表证,而是卫阳虚的缘故。表证恶寒,必然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见症,卫阳虚寒,则单见恶寒而不发热,脉必濡弱或大而无力,两者不难鉴别。然而汗后阳虚,阴液也必然受到一定的耗损,故营阴、卫阳两虚,所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阳益阴,双方兼顾。
o【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方三十二。[69]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白话解】
经用发汗,如果又用下法或泻下以后,病仍然不解除,出现烦躁不安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以上五味药,用水五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每日服两次。
【解析】
本症主方以茯苓为君,除烦安神。本症不外是阳虚液伤,因此用四逆汤以回阳,加人参以复阴,更加茯苓以宁心安神除烦躁。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方三十三。[70] 芒硝半升甘草二两,炙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白话解】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缘故;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可给予调胃承气汤治疗。
调胃承气汤方
芒硝半升,甘草二两,炙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煮成一升,去掉药渣,然后加入芒硝,再煮一二滚即成,一次服下。
【解析】
由于患者平素体质有偏阴偏阳的差异,因而同样在汗出表解之后,却有着不同的转归:一是发热虽除而仍然恶寒,这不是表邪未尽,而是卫阳虛的缘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的病机是一样的,所以《玉函经》等对此仍作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二是不恶寒而但发热,多见于阳盛素质,汗多则伤津,阳明胃肠燥实,所以治宜调胃承气汤和胃泄热。当然,这仍是举例而言,虚证不一定都适宜服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都是主治虚证的方剂。实证也不一定只适宜服用调胃承气汤,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白虎汤等都是主治实证的方剂。所以均应活看,才不致被条文印定眼目。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71]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注释】
①胃中干:指津液耗伤,胃中阴液不足。
②少少与饮之;多次少量给予饮用。
③消渴;形容口渴之甚,饮不解渴,此处是症状,不是病名。
④散:将药制成粉末,叫作散。
⑤白饮:米汤。匙。《名医别录》云;
⑥方寸匕;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浅斗,状如今之羹匙。《名医别录》云:”“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
【白话解】
太阳病,发汗以后,由于汗出很多,损伤津液,以致胃中干燥,因而发生烦躁,不得睡眠,想要喝水的,可少量地喝水,使胃中得润而胃气自和,则烦躁自愈。如果脉浮,小便不利,微有发热,渴饮不止的,是太阳蓄水证,应当用五苓散治疗。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以上五味药,捣成极细末,做成散剂,每次用米汤冲服一方寸匕(古代量具,为边长一寸的方形药匙),一天服三次。并要多喝温开水,让病人出汗,就可痊愈。调养护理方法同常。
【解析】
太阳病治当发汗,但因汗不如法,大汗出后而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后表证已除,唯因胃中津伤而干燥,以致烦躁不得眠,这不是里热伤津,只需注意调护,给予少量的汤水,使其慢慢呷下,以滋润胃燥,胃中津液恢复则胃气和,胃和则烦躁自除。切不可大量恣饮,因为胃气尚弱,恣饮则易酿成蓄水证。这是病后对口渴欲饮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二是汗后而表邪未尽,仍然脉浮微热,但又见到小便不利、消渴,这主要是因恣饮的缘故,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愈饮愈渴,饮不解渴,饮人之水似乎已经内消,故称消渴。此时里有蓄水,外兼表邪,治当运脾布津、温阳化气,五苓散为的对方剂。脾之输转复,膀胱气化利,则小便利而蓄水除,津液布而口渴止,里得和而表亦随解。本证小便不利,当然与膀胱有关,但是水气之所以蓄而不行,与脾的关系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为密切。许多注家囿于脏腑之说,将蓄水证专属之膀胱腑证,并把五苓散看做太阳腑证的专方,未免以偏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