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
呕血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的一种病证。亦称为吐血。古代曾将吐血之有声者称为呕血,无声者称为吐血。但从临床实际情况看,两者不易严格区别,且在治疗上亦无区分的必要,正如《医确·吐血》说:“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日吐,有声曰呕,不必。”
《内经》对本病早有记载,指出其病因为阳气厥逆,或大怒气逆血液妄行所致。如《素问·举痛论》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则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治疗吐血的两个常用方剂,沿用至今。如“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吐血候》中,首先指出吐血的病位在胃,其病因为虚损及饮酒劳伤所致。同时,认为吐血往往可以由于他脏的影响,导致胃络所伤而引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吐血》载有吐血方剂25首,其中包括著名的犀角地黄汤及生地黄汁、大黄末等方药,为现今治疗吐血所广泛应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而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则明确提出治吐血有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乃使血循经,不致瘀蓄;“宜补肝不宜伐肝”,伐肝则损肝之体,使肝愈虚而血不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故降气即所以降火,这三项治疗原则,受到了后世医家的普遍重视。清·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纲,对临床治疗呕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呕血主要见于西医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其次见于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症等病证,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的呕血,当这些疾病出现呕血时,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理】
呕血主要属胃的病变,胃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腑,若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脉络瘀滞,乘逆于胃,致使胃络损伤,或中气虚寒,血失统摄均可导致呕血的发生。
(一)饮食所伤,热结于胃
由于平素嗜食辛辣炙博之品,而致燥热蕴结于胃,胃火内炽,扰动血络而外溢。或因嗜食肥甘,饮酒过多,以致湿热郁结于胃,湿热久郁化火,灼伤胃络,血随胃气上逆而成呕血之证。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
(二)情志内伤,肝火犯胃
郁怒伤肝,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犯胃,损伤胃络,迫血妄行。或素有胃热,复因肝火扰动,血随气逆而呕血。
(三)劳倦久病,脾气虚弱
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虚,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血液外溢,上逆而致呕血。
此外,若因气滞血瘀,或久病人络,瘀血内阻,血脉阻滞,流行不畅,致血不循经,亦可发生呕血。
总之,引起呕血的病因,总由胃热、胃虚,火热灼伤胃络,或气虚血失统摄而妄溢于外。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明确主症 呕吐是以血自口中吐出或呕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为主症。
2.根据病程、临床证候及血色分清实证与虚证 《血证论·吐血》说:“吐血之证,属实证者,十居六七。”新病呕血,大多属实;久病多虚。实者症见胃脘部疼痛,胀满不舒,出血量多,血色较红或紫黯夹有血块,苔黄脉数;虚者症见脘痛绵绵或不痛,呕血色淡或紫黯不鲜,舌淡脉虚等。
(二)鉴别诊断
因呕吐与咳血二者均经口而出,故应与咳血相鉴别。
咳血是肺络受损所引起的病证。咳血之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咳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较大量的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而呕血之面色多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呕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呕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正如《证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说得好:“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
【辨证论治】
呕血一证,首当辨别虚实。血得热则妄行,故呕血初起大多由热迫血上行,虽有胃热和肝火之别,但两者均属实证。吐血量多或日久不愈者,每易由实证转为虚证,而出现中气虚弱、气虚血亏等虚损证候。亦有出血量多,正气已虚而热邪未清,或脉络瘀滞等虚实夹杂的证候。临床辨证时,应当详察证情,分清虚实,结合病情标本缓急,然后确立治则,进行治疗。概而言之,对呕血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一日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病情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一)实证
1.胃热壅盛
[证候]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呕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热伤胃络,故呕血色红或紫點。胃为水谷之海,胃主纳谷,其性主降,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秘结。血随精粕面下,则使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热之征。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黄芩 黄连 大黄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荷叶 茜草根 山栀 茅根 大黄 丹皮 棕榈皮
若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
2.肝火犯胃
[证候]呕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分析]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则呕血。肝火上炎,则口苦、胁痛、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生地黄 黄芩 栀子
若呕血不止,兼见胸脘满闷,口渴不欲饮者为有瘀血,可合花蕊石散或加参三七末调服以化瘀止血。
3.胃络瘀阻
[证候]呕血紫黯或夹瘀块,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分析]气滞日久或久病伤络,而致瘀血凝滞,瘀阻胃络,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瘀阻之处,脉络受伤,胃气失和,升降失司,血随胃气上逆则呕血紫黯或夹瘀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湿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 生地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枳壳 桔梗 柴胡 牛膝 甘草
可加茜草、小蓟或参三七以增强止血散瘀的功效。
(二)虚证
1.阴虚火旺
[证候]胃痛隐隐,呕血量多、色红,面色潮红,盗汗,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晕心悸,耳鸣,少寐,大便黑或干黑,舌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热病之后或因气郁化火,津液耗伤,以致胃失濡养,故胃痛隐隐。阴虚火旺,灼伤胃络则呕血色红。津亏不上承于口则口渴引饮。虚火扰动则潮热盗汗、耳鸣、少寐、烦躁不安。肠道失濡则大便干燥。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征。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石膏 熟地黄 麦冬 知母 牛膝
可酌加丹皮、侧柏叶、茅根、旱莲草、藕节、紫珠草以凉血止血;若兼气虚者加党参,或合生脉散。
2.气虚血溢
[证候]呕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分析]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液外溢,故呕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脾气本已虚衰,加之反复出血,气随血去,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可酌加仙鹤草、白及、乌贼骨、炮姜炭等温经固涩止血。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肢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合理中丸;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应急服独参汤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要点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避免情志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之品及过量饮酒。
(二)调护要点
1.呕血发生时,应使病人情绪安定,卧床休息,并给予精神安慰,消除恐惧及忧虑。
2.呕血量多时宜禁食,血止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宜少食多餐。
3.注意观察记录呕血的次数、程度以及继续出血的体征。
4.注意饮食宜忌。饮食不宜过热,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豆类及藕、梨、橘子等水果。
5.准确记录液体出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