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而黄、身、少尊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如果只有身面黄而目不黄,属于黄疸病。远在《内经》对黄疸病即有初步认识,如《素间·平人气象论》篇中指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古代医家对黄疸的分类,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以病因分类。如《金匮要略·黄病)中有黄疸、谷楦、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之分,后世称之为“五疸”。二是以病证分类。即把黄疸而症见黄色鲜明的称为阳黄,把黄色晦暗的称为阴黄。这种分类法简明而概括性强,临床上易于掌握,易于辨证论治,所以沿用至今。三是病因病证综合分类法。如《诸病源候论》根据本病的致病因素或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这种分类法比较繁杂,证因混淆,临床上难以系统掌握,所以后世应用很少。
本证与西医论述的黄疸含义相同,都是指出现巩膜及全身黄染的一类疾病。西医按发病机理分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所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钩端螺旋体病、溶血性贫血,以及败血症等引起的黄疸,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湿热毒邪、饮食失节所致,内因则多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积聚日久等有关,面内外二因互有关联。其发病主要和湿有关。如《金暖要路·黄疸》所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可以从外感受,亦可自内而生。由于湿邪阻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进而影响肝胆之疏泄,导致胆汁不循常道,渗人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一)时邪外袭
外感湿热、疫毒,病邪由表及里,内阻中焦,郁而不达,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下流膀胱,使面目小便俱黄,正如《河间六书》所说:“以湿热相搏而体发黄也。”如湿热夹时邪疫毒,热毒炽盛,其病势尤为酷烈暴急,毒邪内人营血,损及肝肾,陷人心包,蒙蔽神明,则发为急黄。急黄又称瘟黄,具有传染性。正如《沈氏尊生书·黄疽》所说:“有天行疫疬,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二)饮食不节
饮食无度、不洁或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反酿湿浊,困阻气机,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乃发黄疸。《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所以发为黄疸。
(三)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虚寒,或劳伤太过,病后牌阳受损,湿从寒化,以致寒湿中阻,胆液排泄不利,渍于肌肤而发黄。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汁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以生气血,由于气血亏虚,血虚而不华色,亦可发生黄疸。
(四)积聚转化
积聚日久不消,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肌肤,亦可产生黄疸。此即《张氏医通·杂门》所谓:“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说明癥瘕积聚亦是产生黄疸的病因之一。
(五)肝胆瘀热
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因恼怒,均能损伤肝胆,致使肝失条达,胆失疏泄,郁而化热,久经煎熬,结成砂石,积于胆道,阻塞胆液排泄的通路,泛溢于肌肤,也可发生黄疸。
总之,黄疸的病因,从外邪来说,以湿邪为主。.湿与热合,引起湿热发黄;湿与寒合,引起寒湿发黄,夹有热毒、瘟毒则引起急黄重症。从黄疸的病变脏腑来说,则主要责之于脾、胃、肝、胆的功能失调,且病变在肝胆,但徒律史而涉及肝胆。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及水湿。外感湿邪,饮食不节,嗜酒过度,以及内伤不足,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湿邪蕴结中焦。脾胃不运,进而损害肝胆的功能。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癥瘕积聚都可直接使肝胆失其疏泄,遂使胆液外溢肌表而发黄。此外,气血亏虚,血不外荣肌肤也可发生黄疸。湿热为患,常表现为阳黄;塞湿、脾虚血少为患,常表现为阴黄+瘟毒之邪致病则表现为急黄;积聚为患则有阳黄,也有阴黄。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明确黄疸的主症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症。其中以目白睛发黄最具有诊断价值,因目白睛发黄是最早出现而最晚消失的体征。
2.辨别黄疸证候性质 着重区别阳黄、阴黄和急黄。从发病时间及病程长短来辨别。阳黄起病速,病程短;阴黄起病缓,病程长;急黄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从黄疸的色泽及临床症状进行辨别。阳黄黄色鲜明,属热证实证;阴黄黄色晦暗或黧黑,属虚证寒证;急黄身黄如金,属虚实错综、寒热夹杂之证。
3.辨别黄疸病势轻重 主要是以观察黄疸的色泽变化为标志。如黄疸逐渐加深,表示病势加重;黄疸逐渐变浅淡,表明病情好转。黄疸色泽鲜明,神清气爽,为顺证,病轻;颜色晦滞,烦躁不宁,为逆证,病重。
(二)鉴别诊断
黄疸病应与钩虫病(黄胖病)、萎黄病、湿病等相鉴别。
1.黄胖病 是因钩虫置伏肠中所致。如日久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全身皮肤色黄带白,则称为“黄胖病”。《杂病源流犀烛·黄胖》对这两者的鉴别诊断有明确论述:“黄胖宿病也,与黄疸暴病不同,盖黄疸眼目皆黄,无肿状;黄胖多肿,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放,或洋洋少神。虽病根都发于牌,然黄疸则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黄胖则湿热未甚,多因虫与食积所致,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之类。”
2.萎黄病 多因大病或大失血之后,气血亏耗,致使身面皮肤呈萎黄色的病证。萎黄病是两目及小便均不黄,惟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光泽,而黄疸则身目小便皆黄,不难鉴别。
3.湿病 湿热郁蒸也可发黄,出现身黄如烟熏,伴身痛,但双目不黄。《医学纲要)说:“色如烟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色如橘子黄,乃黄病也,一身不痛。”《医学人门》也指出:“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
【辨证论治】
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分清阳黄与阴黄。由于黄疽是湿邪为患,故祛湿利小便是其重要原则。《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所以在治疗黄疽时,要注意通利小便,使湿邪有出路。并根据不同情况,阳黄应配以清热解毒;阴黄应配以健脾温化、益气养血、疏肝活血等法;急黄则应配以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一)阳黄
1.热兼表
[证候]黄疽初起,轻度目黄或不明显,伴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脘闷纳呆,倦息乏力,小便黄,苔薄黄而腻,脉浮数或浮弦。
[分析]湿热外袭,侵人肌表,气机不宣,阳气被郁,故畏寒发热;湿性重着,阻清阳则头痛;阻滞经络则身痛,倦怠乏力;湿热内犯中焦,阻于脾胃则脘闷纳呆;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色黄;因湿热初袭,肝胆受邪不重,胆液外溢不甚,则见眼目轻度黄染,或不很明显。苔薄黄而腻,脉浮数或浮弦,均为湿热袭表之征。
[治法]清热化湿,解表退黄。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 连翘 赤小豆 梓白皮(可用桑白皮代) 杏仁 甘草生姜 大枣
可加藿香、蔻仁、茵陈、车前草以助清热化湿退黄之力。表证一罢,麻黄即须撒去,不可再投。
2.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欲呕,脘腹胀满,纳食呆滞,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黄腻,脉弦数或满数。
[分析]热重于湿的证候主要涉及阳明胃,并使肝胆失于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于肌肤,发为黄疽。因热为阳邪,热重于湿,故身目色黄鲜明;热邪内盛,灼伤津液,故发热口渴;湿热蕴结中焦,运化失常,故纳食呆滞;胃失和降,浊气上犯,则心烦欲呕;胃腑热盛,腑气不通,故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湿热下注,邪扰膀胱,气化失利,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满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茵陈 栀子 大黄
烦热口苦、恶心呕吐者,加柴胡、黄芩、法夏,以苦辛宣泄、降逆止呕;若脘腹胀满者,加郁金、青皮、川楝,以疏肝理气。可酌加车前草、猪苓、泽泻,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
3.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不甚鲜明,身热不扬,头身重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小便短黄。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分析]湿重于热之证主要由于湿热伏,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黄疸。因湿为阴邪,湿重于热,故身目色黄而不鲜;湿甚于内,热被湿過,不能外透,故身热不扬:湿困中宫,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湿热夹滞,阻于肠道,故便溏,注于膀胱则小便短黄。湿重于热则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四茎散:茵陈 白术 茯苓 泽泻 猪苓
可酌加藿香、蔻仁以芳化湿浊、宜利气机;腹胀、便溏、各摩腻等湿困脾胃证候显著者,可合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若湿热并重者,则宜用甘露消毒丹。
(二)急黄
1.热毒炽盛→坊才镜,
[证候]黄疸急起,迅即加深,高热烦渴,呕吐類作,脘腹满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烦躁不安。苔黄糙,舌边尖红,扪之干,脉弦数或洪大。
[分析]热毒人侵,毒性猛烈,熏灼肝胆,则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且迅速加深;热毒内炽,灼津耗液,则高热烦渴,小便短少;热毒结于阳明,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结于膀胱,则小便短少;胃失和降,则呕吐频作;热毒炎上,扰乱神明,故烦躁不安。
[治法]清热解毒,泻火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茵陈 栀子 大黄 黄连 黄柏 黄芩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若热深毒重,气血两,见大热烦躁,皮肤发斑,齿龈出血,可用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2.热毒内陷
[证候]起病急鑒,变化迅速,身黄如金,高热尿闭,衄血便血,皮下斑疹,或躁动不安,甚则狂乱、抽搐,或神情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舌苔秘浊,质红缝,脉弦细而数。
[分析]疫邪毒热,其热凶猛,传变迅速,故起病急骤;热毒鹏张,乘势内扰,逼胆汁外溢,故身黄如金;热毒耗灼阴津,热闭膀胱,气化无权,故高热尿闭;毒热侵入营血,迫血妄行,溢于肌肤则成斑疹,上逆则为吐衄,下行则为便血;热毒扰动肝风,轻则肢体颤动,重则狂乱或四肢抽搐;热毒内陷心包,扰乱神明,蒙蔽心窍,轻则神志恍惚,躁动不安,重则神昏谵语。苔秽浊为邪毒侵袭之象;舌红绛为热毒内陷营血之征;脉弦细而数,为热毒内炽、阴津亏损的表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犀角散:犀角 黄连 栀子 升麻 茵陈
可加生地黄、玄参、石斛、丹皮。若热毒动血,迫血妄行,而见吐衄发斑者,则用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三)阴黄
1.塞湿阻遏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胀闷,神疲畏寒,口淡不渴,纳减便溏。舌质淡胖,苔白而腻;脉沉细而迟。
[分析]湿从寒化主要涉及太阴脾。由于寒湿内阻,阳气不宜,土壅木郁,阻滞胆汁排泄,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疽。寒湿均为阴邪,故身目黄色而晦暗;寒湿困脾,运化失调、故脘腹胀闷,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寒湿久留,阳气已虚,气血不足,故神疲畏寒;舌质淡胖,苔白而腻,为阳虚湿浊不化之象;脉沉细而迟,为寒湿留于阴分之征。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 白术 附子 干姜 甘草
可酌加茯苓、泽泻、郁金、厚朴等行气利湿之品。若脘腹胀闷、纳呆、苔厚腻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以操湿消胀;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防风、蚤休、赤小豆等以疏风祛湿,解毒止痒。
2、肝郁血瘀
[证候]身目发黄、其色晦暗,面色黧黑,胁下癥块,胸胁刺痛、拒按,面、颈、胸、臂可见赤纹丝缕。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细涩。
[分析]黄日久,由气郁而血瘀,瘀血留着,结于胁下,渐成癥块,胁下胀痛;络道滞塞、则见赤纹丝缕:肌汁受阻,发为黄疽,且色晦暗,面色黑。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细湿,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法]活血通瘀,疏肝退黄。
[方药]鳖甲煎丸:鳖甲 射干 黄芩 柴胡 鼠妇 干姜 大黄 芍药 桂枝 葶苈石韦 厚朴 丹皮 瞿麦 紫葳 人参 䗪虫 阿胶 蜂窠 赤硝 蜣螂 桃仁
如脘腹胀痛,纳呆神倦,食少便溏,脉细弱者,为肝郁脾虚证,当以理脾为主,而兼调肝,用六君子汤加当归、芍药。如果黄疽日久,湿浊停聚,气血不和,形成肝脾肿大,肌肤甲错,腹部胀大如鼓,青筋暴露,可参照鼓胀篇进行辨证施治。
3.脾虚血亏
[证候]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小便黄,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
[分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血亏而不华色,不能营养于内外,故面目肌肤发黄,神疲胶倦;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不足则气短;脾虚弱,运化无权,则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为脾虚血亏之征。
[治法]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方药]小建中汤:桂枝 白芍 甘草 大枣 生姜 饴糖
若偏于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于血虚,加当归、地黄;阳虚者,桂枝改用肉桂。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要点
1.对感受外邪引起的黄疸病人应进行隔离,从发病开始,至少30~40日。应立即隔离,并应调动其工作岗位。
2.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煮沸消毒。尤其是从事饮食业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黄疸,
3.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用茵陈30g,生甘草10g;或决明子15g,贯众15g,生甘草10g;或茵陈30g,凤尾草30g,任选一方,水煎,连服3-7日。
(二)调护要点
1.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调达。
2.饮食可进富有营养的饮食或半流质食,以起到补脾缓肝的作用。禁辛热、酒及油腻之品,因其能助湿生热,有碍脾胃运化。
3.对于急黄病人应密切观察脉证变化。如出现脉象微弱欲绝或散乱,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等,可能是欲脱之征象,应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