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作广告医院
全国咨询热线
0731-84425552
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俄文版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龙凤呈祥
专解男题
男士雄茶
女士养生
食疗养生
查病理疗
常见疾病的诊疗144种
针灸推拿
手诊图
足底反射疗法
疗养旅游
中医名院
疗养名院
名胜景区
寻亲问祖
杏林商城
名医方剂
华夏医家
名家方剂
人寿纵横
寿星之家
佛道医易
道家养生
人寿保险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站内搜索
杏林茶
杏林商城
杏林促康
气功针法
联系我们
0731-84425552
周易风水
疗养旅游
北京中医医院简介
湖南省中医附二医院简介
关于企事业单位参加信用评级的邀请函
广西-能仁禅寺
广西洗石庵
当前位置:
首页
>>
疗养技法
>>
气功修炼
>>
查看详情
气功修炼
先秦儒学与气功养生
把气功与道家、医家、佛家联系起来,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把气功和儒家联系起来,人们心中不免要问儒家学说与气功有关系吗?我们回答是肯定的。被气功界公认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武、医、民间,也把儒家列为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用先秦这段历史来阐述儒学与气功养生的关系。
把气功与道家、医家、佛家联系起来,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把气功和儒家联系起来,人们心中不免要问儒家学说与气功有关系吗?我们回答是肯定的。被气功界公认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武、医、民间,也把儒家列为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用先秦这段历史来阐述儒学与气功养生的关系。
儒学创始人孔子,他的治学特点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因此,他没有直接的著述传世,《论语》一书是他的弟子们辑录的他的言论。他祖述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教,用来教学生的是:《易》、《诗》、《书》、礼、乐;据说他曾经删定过《春秋》等,这些都是历代奉若神明的经典,而这些典籍中有不少是关于气功的论述。
如:《诗经·曾风·尸鸠》里有这样一节:“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其心结兮。”讲的是气功修炼有素者的精神境界和外在表现,也说明了心神由一而定,内心平静而外恭调身的练功过程。《易》讲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个整体观的模式(八卦或六十四卦)。这个模式也适用于人的生命运动和天人相应关系,故历来被气功家所重视。既然易卦可作为人体生命运动的模式,那么它本身就隐含着许多不同的气功功法,如八卦气功、八卦太极掌等。
可以肯定的是祖述先王的孔子,对于创自伏羲,经文王推演的《易》是服膺的,因而他的思想也是以整体观为基础的。此外,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很注重内省,通过内省来陶冶情操、以寡欲坦荡来修养身心。从气功学来看,这种借内省以修自身的功夫不就是静功吗?
再看看作为儒家思想重要渊源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一》里有一段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按儒家的说法,这是尧舜禹汤一脉相传的治国之道,同时也是用来修身的“圣人心法”。古代气功家推崇它为我国最古老的气功口诀,称之为“十六字真言”。
这里前两句区分“道心”和“人心”,而“精”、“一”和“执中”则是修炼“人心”,使之合乎“道心”的要旨,其中最基本的是“执中”。而“执中”、“中道”正是儒家修身、处事治国的基本准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又说他主张“叩其两端”而“用其中”。怎样才能“执中”呢?《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指凡事不要执着贪念、追求,而要忘记一切,无我无私。这是将“执中”这一主旨应用于内省修身的极好的注解。
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修身、治国、齐家与社会于一体的处世观。儒家的修身是与他们的社会实践统一联系的。以“执中”为基准的内省修身,是为了在待人、处事时“用在其中”。而在社会实践中,处处、事事“执中”,又是对自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更高一层次的修炼。所以,从孔子儒学来看,“仁”不仅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而且是一种很高的气功境界。以此养生,必定卓有成效。
孔子之后,儒分八家。其中对后世影响景大的是思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子思和孟轲。据考证,《中庸》一书是子思的代表作。
与孔子相比,子思更强调通过内省来修性。他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注意,这里的道相当于道家的德,是物质的道的本性或运动规律。由孔子的“内省”,“自省”,到子思的“慎独”,从气功学来说是一个发展。
“慎独”、“内省”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明性,知天命。曰:“致中和。”这和“允厥执中”一脉相承。何谓“中和”?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可见,致中和就是修道,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达到“中和”,这是气功修身养性的境界。
孟轲继承子思,又进一步发挥了子思的思想。首先,他提出了“心”“气”“体”统一的人体生命整体观,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但“志”和“气”的上述关系不是绝对的,他说:“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公丑》)。因此,修身明性,可以从二途下手,一曰养气,二曰养心。
孟子的养心、养气功夫可以分为两步,一是“求放心”“存夜气”,在于把失之于外物的“心”收拾起,使之趋于纯一;二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这是更高级的功夫。二者的前提是“寡欲”,目标是“尽其心”,“知其性”然后“知天命”。而知是为了用,进而就要“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下也。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简言之,即存心→养心→事天→修身→立命。而整个修身养性过程中,要注意“勿正,心勿忘,勿助长”,这样才能不失于其中,顺其自然,否则,拔苗助长,则适得其反。这要求纯心养性,循序渐进地修炼自己身心。
先秦时代的另一位儒家大师是荀子。
关于人的生命运动,荀子的看法和《管子》差不多,特别重视“气”和“心”的作用。《管子》认为,人的生命是靠气来维持的,《管子·枢言》说“不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至于“心”,《管子》认为它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控制者,故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管子内业》)。
荀子则更强调这一点,他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奇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荀子·解蔽》)。所以,荀子特别强调养心和治气,并把治气养心和养心修身结合起来,称之为“扁善之度”(这里扁作遍解),说:“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荀子·修身》)。由于他认为“心”是生命之主,而气乃和生之养,所以“治气”和“养心”之间,以养心为主。
怎样治气养心?荀子提出了三条:曰一、曰诚、曰礼。《修身》说:“凡治气、养心之术,真经由礼真要得师,真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这里也提到了“礼”和“一”,而“诚”则是前提。
荀子认为治气之要在于掌握气运行的规律,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曰:“虛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而达到虚和静的经路在于心“结于一”。他在《劝学》篇中,引用了上述《诗经·曹风·尸鸠》中的那一节诗,结论是“故君子结于一也,”。“虛一而静”这种境界称之为“大清明”。因此,荀子所说的“虚一而静”既是一种治学方法,也是一种治气养心之道。
和孔、孟一样,荀子也强调内省,要求通过内省而养心。而内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内省有无效果,取决于意是否诚,故子说:“君子养心莫过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不苟》)。如前所述,儒家的特点是将修身与社会实践相合。因此,不仅在内省时要诚,行为中也得体现诚。这个诚就表现为“唯仁是守,唯义是行”。在这一点上,荀孔之间无根本的差异。
在社会行为中“唯仁是守”,“诚”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还要有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礼”(这一点,荀子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他说;“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愿,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饮食、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病。”(《修身》)。若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守仁”,“守义”,那么“心”就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而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劝学》)。这是何等精彩的一段论述啊!
孔子在论仁时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认为能做到这些,就是“仁”的体现。荀子的“唯仁是守”继承了孔子的这一点而且发展了它。它要求通过日常生活中“以礼制心”的养心的功夫,达到“目非是无欲见”,“耳非是无欲闻”,“口非是无欲言”,“心非是无欲虑”的境界,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突变。进而则外生死,而入于定,由定而后能自由地“应”(应对日常事务)则是由无为而无不为的一种表现。
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一位集大成者。从气功学来看,他继承孔子,把修身和人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套治气养心的理论和方法。这里,他吸取了《管子》的“虛一而静”,孔子的“礼”和“仁”,思孟学派的“诚”,形成了一套由有为而无为,由必然而自由的修身养生方法。这就是中国气功学的宝贵财富。
不仅如此,荀子的治学修身态度,使古今修炼者为之师表。他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无论是治学从事,还是修身练功,这一句话均应是我们的座佑铭,愿天下气功同道共勉之!
《中庸》、《大学》等先秦儒家学说,明确指出了修身与人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一致性,这体现了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气功的根本特色。几千年后的今天有其独特的现实指导意义,即是说:练气功并非一定是要离群出世,遁入空门。其实完全可以把练功和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且身体力行,人人都能练气功,而且人人都能练好气功,正确科学地认识气功,破除气功种种神秘面纱,科学地修练气功才能达到养生治病的良好功效。
其实真正的气功,不在于什么神奇的功法,或秘传的真言,祖传的秘法,而是要求我们在于日常的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修正身心,平心静气,精神内守,排除杂念与私欲。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将气功修练与现代生活结合,使练功生活化,也只有这样,气功才能大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把气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亦有利于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和道德水准。(闫春生)
上一:
每周一术 之 四时摄养阴阳法
下一:
气功养生有何好处?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273184988
手机:15387483147
电话:0731-84425552
地址: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长沙市开福区)
免费咖啡
免费停车
免费书吧
免费WIFI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抗疫清冠
养生保健
疗养技法
龙凤呈祥
查病理疗
周易风水
投递简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1-2026 湘ICP备19002683号-1
技术支持:
智优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