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筯第十三
经筋第十三
本篇主要介绍了十二经筋的起止、结聚及所循行的部位,故篇名《经筋》。篇中还分别列出十二经筋发病的症状,并指出在治疗上的治寒痹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热熨”以及治热痹“无用针”、“在内者熨引饮药”等治法。
【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①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②,上循跟③结于腘。其别者④,结于騰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⑤,下结于旭⑥。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⑦。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九。
【词解】
①结:聚的意思。
②踵:足跟的突出部位叫踵。
③跟:踵上之硬筋处叫跟。
④其别者;《类经·十二经筋支别》注:“此即大筋之旁出者,别为柔软短筋,亦犹木之有枝也。后凡言别者支者,皆放此。”
⑤目上网:指约束目上睫之开阖的筋而言。
⑥頄(音,求):目下叫烦,即颧骨处。
⑦肩:即肩头。
【语释】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爪甲的外侧,上行结聚于外踝后,再斜行向上结聚于膝部。在足跗下循行的,沿足外踝的外侧,结聚于足跟,又沿足跟上行结聚于膝肝内。其从外踝处别出的筋,结聚于腿肚的外侧,上行入于腘中的内侧,与从足跟上行结于胭膝窝内之筋相合,并而上行结于臀部,再由臀部上行挟脊椎骨两旁上结于项。由此分出的支筋,从项入内而结聚于舌根。其直行的,从项上行结聚于枕骨,再上行至头,从头的前面下行,经额而结于鼻。从鼻分出的支筋,绕目上网,下行结聚于颧部。其支筋,从腋后外缘,结聚于肩髃。从此处分出的支筋,入于腋下,从前面上行出于缺盆,又上行结聚于耳后的完骨。从缺盆分出的支筋,斜行向上而出于颧,与前下结于颧部的支筋相合。
【原文】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①,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②,以知为数③,以痛为输④,名曰仲春痹也。
【词解】
①纽痛;牵引而痛的意思。
②潘针劫刺;潘针,即烧针,也称火针。劫刺,指疾刺疾出的刺法,系刺之即出针,不用迎随补泻的刺法。
③以知为数;知,病愈的意思。数,指针刺的次数。
④以痛为输;指在疼痛处取穴,即今之所谓天应穴、阿是穴。
【语释】足太阳经筋发病的症状是:足小趾和足跟掣引肿痛,腘膝窝部痉挛拘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举,由腋部牵引至缺盆疼痛,不能左右摇动。治疗本病,当用潘针劫刺,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针刺的输穴,这个病叫仲春痹。
【按语】古人根据阴阳盛衰的道理,把手足十二经分主于一年的十二个月,而在四时中,每一时的三个月,又以孟、仲、季为序来命名每一时中的每一月之痹,同时由于筋病多系血气留闭而痛,故名之日痹。
本篇经筋病命名的意义,与本经《阴阳系日月篇》相同,所不同者,该篇以左足右足分十二经,以主十二月,本篇以手六经、足六经分主十二月。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