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之经脉第十结束语
【原文】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语释】以上所讨论的十五别络,凡是邪气盛的实证,必会在络脉上出现异常现象;正气虚的病人,络脉陷下。如果说视之不见时,应该上下仔细寻求,不可拘执在一个地方,这是由于人的体质有胖瘦,经脉亦有长短的不同,因而络脉别出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
【按语】这里所谈的十五别络的络穴,有两种说法,就是《内经》与《难经》的不同。本文所说的十五络是十二正经各有一络穴,再加任、督二脉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穴。《难经》则无任、督二脉的络穴,以阳、阴断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穴。在理论上讲,督脉统诸阳,任脉络诸阴,故以此二脉统十二经脉的阴阳。任、督犹如人身之子午,实为人身阴阳之根本,故后世医家多遵此。《难经》认为阳跃为太阳之别络,而太阳又统诸阳之气,阴为少阴之别络,而少阴为阴精之本,故
以此二脉统十二经的阴阳。此外,《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的记载,故后人认为除十五络外,又有十六络之说,也是应当知道的。
结语
本篇是对十二经脉的论述,最完备最全面地的一篇,它不但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起止,同时还论述了十二经由外邪所侵的是动病及脏腑病变侵及经脉的所生病,特别是十二经中的阳经连腑,阴经通脏的关系更为明确,其中对经脉的阴阳经、脏与腑的表里关系,是用络属二字阐述的,凡是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则属腑络脏。在阴经与阳经的表里关系上,除上述这种络属外,同时络穴所分出的支脉也是加强表里阴阳关系的。因而本文所论述的十五络穴,在生理上就是这种意义,所以在病的论述上与经脉病候有相似之处。至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本文指出“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都是络脉,即本文所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是属生理部分,是属于脏腑学说范围,因而本文开始论述了人体开始形成的过程,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谷入于胃,脉道已通,血气乃行。”并在手足阴气绝的论述中,来述及手厥阴,只提五脏的经脉脉气的证候,从这里不但说明了心包络的病证包括在心的经脉之中,同时也突出了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