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 之 经脉第十(胃)
胃,足阳明经脉,起于鼻孔两旁,(接手阳明大肠经的终点)上行交于鼻陷凹处,旁行纳足太阳之脉,经过睛明穴处,再向下沿着鼻旁下行入上齿龈内,复出环绕口唇,相交于唇下承浆穴处,再退出向后沿腮下方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行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上行沿发际,至额颅部。
【原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频中①,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②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③,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④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D,下循胫@外廉,下足跗⑨,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1),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骭厥。是主血所生病①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㖞,唇胗3,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忏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校勘】〔1〕伸:原为呻,据《甲乙》卷二第一上、《脉经》卷六第六、《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六第一、《铜人》卷二及《发挥》卷中改为“伸”。
【词解】
①频中:频(e音過),即鼻梁。交频中即左右经脉相交于鼻梁的陷凹处。
②颐:在口角后,腮下部位。
③客主人:穴名,即上关穴。
④气街:即气冲。在少腹下方正中旁开二寸,耻骨上沿。
⑤髀关:在大腿前方上端的交纹处。也是穴名。
⑥伏兔:在大腿前方肌肉隆起处,形如兔状。也是穴名。
⑦膝髌:就是膝盖骨,即髌骨。
⑧胫:自膝以下至踵称胫。
⑨跗:就是足背面。
⑩骨厥:肝,即胫骨的古称。骨厥,就是阳明之气自胫上逆而厥冷。
⑾是主血所生病:胃为水谷之海,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如胃腑有病,则营血不生。
⑿口㖞:就是口歪斜。
⒀唇胗:口唇生疮疡。
【语释】胃,足阳明经脉,起于鼻孔两旁,(接手阳明大肠经的终点)上行交于鼻陷凹处,旁行纳足太阳之脉,经过睛明穴处,再向下沿着鼻旁下行入上齿龈内,复出环绕口唇,相交于唇下承浆穴处,再退出向后沿腮下方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行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上行沿发际,至额颅部。它有一条支脉,从大迎穴前面,向下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向下穿过队膜,会属于胃腑,联络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行沿乳房内侧,再向下夹着肚脐的两旁而行,直至阴毛两侧的气街部,与前一经脉相会合,而由此下行,经大腿前方的臂关穴,直下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下至足背部,入中趾内侧: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下行到足中趾外侧;又有一条支脉,从足背的冲阳穴处开始,斜出足厥阴经的外侧,进入足大趾,直出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本经由外因侵袭而发生病变,就会出现象被冷水淋洒样的全身自觉阵阵寒冷发抖,时时呻吟,不时的打呵欠,额部暗黑,病发时厌恶人及火光,听到一切从木器所发出的声音就惊怕,心跳不安,喜欢关闭门窗独自居住在屋内。若发作剧烈时,就会登高而歌,不穿衣服乱跑,且有腹胀肠鸣的症状,这叫做肝厥病。由于本腑主血所生病而影响到经脉,则为狂疾、疟疾、温病汗自出,鼻流清涕或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肿喉痹,腹部因停水而肿大,膝髌部肿痛,沿侧胸乳部、气冲、大腿前缘伏兔、足胫外缘,足背等处都作痛,足中指不能曲伸。本经气盛的实证,身前胸腹部都发热,胃热有余而消谷善饥,小便黄;本经气不足的虚证,则身前部感觉发冷而寒栗,若胃中有寒就会胀满。以上这些病,在治疗时,属实证的就用泻法,属虚证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疾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阳气不足脉陷下的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所谓盛就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所谓虚,即人迎脉反小于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