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作广告医院
全国咨询热线
0731-84425552
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俄文版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龙凤呈祥
专解男题
男士雄茶
女士养生
食疗养生
查病理疗
常见疾病的诊疗144种
针灸推拿
手诊图
足底反射疗法
疗养旅游
中医名院
疗养名院
名胜景区
寻亲问祖
杏林商城
名医方剂
华夏医家
名家方剂
人寿纵横
寿星之家
佛道医易
道家养生
人寿保险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站内搜索
杏林茶
杏林商城
杏林促康
气功针法
联系我们
0731-84425552
周易风水
疗养旅游
北京中医医院简介
湖南省中医附二医院简介
关于企事业单位参加信用评级的邀请函
广西-能仁禅寺
广西洗石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经典
>>
金匮要略
>>
查看详情
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来源:
联系我们-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日期:
2020-05-09 10:10:35
点击:
935
属于:
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人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方见呕吐中。
2.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人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人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4.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点评】以上4节与 《伤寒论》 太阳、阳明病篇的条文相同,阐述热入血室的证治。“血室”,历代医家有三种解释,一指冲脉;一指肝;一指子宫(即胞宫)。虽然三者或有经络相连,或在功能上密切相关,但从本篇所论热入血室来看,有“经水适断”;有“经水适来”,所以把“血室”定位为子宫较为准确。
热入血室证其发病与外感及月经有关,是外邪化热,乘虚内陷血室引起的。其临床特点除了经水的变化之外,第1节突出了寒热发作有时,故治用小柴胡汤和解之;第2、3、4节强调了“谵语”,此是着眼处,其谵语的表现特点是“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与血热扰肝相关,盖肝主语,热扰肝魂,肝魂迷乱,则发谵语。正如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所强调:“此谵语在下焦血室,与寻常访语不同”,既非热结阳明,亦非痰蒙心窍, 更不是表邪未解,故治之不可误用汗吐下诸法,以免扰动上焦之气或损伤胃气;或行针刺——刺肝之募穴期门,以泻侵扰肝经之瘀热实邪。
5.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
《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
不下。
半夏
一升
厚朴
三两
茯苓
四两
生姜
五两
干苏叶
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点评】妇人自觉咽中如有物梗阻,妨碍吞咽,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后人称此为“梅核气”。如吴谦在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 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指出:“此痰凝结气,阻塞咽嗌之间。”本病多由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津凝为痰,气郁痰凝,阻滞胸咽所致,已为诸多注家所共识。唯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对本病的成因有血分寒凝气滞之论,说:“乃气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
气,而凝结难移。妇人血分受寒,多积冷结气,最易得此病,而男子间有之。
”徐氏在病机上提出的“寒”字,对我们全面认识半夏厚朴汤方证颇有启示作用。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方中半夏化痰开结,厚朴下气降逆,茯苓化饮渗利,生姜降逆气散痰结,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行气。诸药用,达理气降逆,化痰散结之功效。
6.妇人脏躁,喜悲伤欲苦,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方
甘草
三两
小麦
一升
大枣
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点评】此节论述脏躁的证治。脏躁属情志病,脏躁之“脏”系指病变部位,由于五志均为五脏所主,情志之病责之五脏。脏躁病因以内伤为主,内伤虚损不足是发病之基础,情志内伤是脏躁发病的常见病因。由于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伤阴耗液,或思虑过度,暗耗营血,心脾两伤,以致脏阴不足,心神失养,躁扰不宁,便可发生脏躁证。 即常常无故悲伤欲哭, 情绪变幻无常,并见频频呵欠、伸懒腰等。从对历代167例脏躁医案的统计可见, 脏躁症状频率出现较高的除了悲伤、哭泣之外,还有烦躁、哭笑无常、失眠、抑郁、胸闷、心慌、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治宜补益心脾,安神宁志,方用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由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组成。 方中用小麦能养心健脾疏肝,兼以安神宁志;甘草、大枣味甘健脾补土,并能缓急止躁。诸药合用,共奏补益心脾,安神宁志之功。甘麦大枣汤广泛应用于神志病。
7.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见痰饮中
。
泻心汤方
见惊悸中。
【点评】 此节论述寒饮误下成痞的先后治法。治寒饮吐涎沫用小青龙汤,治痞用泻心汤。对于泻心汤,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谓:“江心汤,在《伤寒论》中,为方不一,亦当合《伤寒求其治法。“此论对本证的治法,颇有指导意义。
8.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①。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 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 ②,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③。此皆带下④,非有鬼神。
久则赢瘦, 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9.问曰: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
三两
当归
二两
芎劳
二两
芍药
二两
人参
二两
桂枝
二两
阿胶
二两
生姜
二两
牡丹皮
二两
,
去心
甘草
二两
半夏
半升
麦门
冬-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
①形体损分:意指损伤阴分面形体消瘦。
②气街;穴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又名气冲,为
冲脉起始之处。
③多嗔:时常发怒或生气。
④带下: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带下,专指妇女赤白带下。广义的带下,泛指妇女经带诸病。此为泛指。
⑤三十六病:即本书首章(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13节“妇人三十六病
实泛指妇科多种复杂的疾病。
【点评】第8节是妇人杂病的总纲,论述了妇人杂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及诊治要领。第9节承上条提出方治。把两条紧密联系起来对理解温经汤方证十分重要。
第8节“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是言妇人杂病之各种病因、导致多种经水之病,其中寒凝瘀滞又最为常见。但各因其人之脏腑经络体质之差异,发病則寒热虚实有差刖,其证情相当复杂。原文列举了多种经水之病的表现,从证候分析,病在上,胸肺受病、呕吐涎唾,久成肺痿(丹波元胤认为“痈”,当是“疼”字之误)。在中,肝脾受病,寒化則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热化则病在吴元,肌粗若鱼鳞,脉数。在下则子宫受病,经候或前或后,每不应期而致,且经行不畅,阴中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或连气街,冲气急痛,且膝胫亦疼烦等。
第9节是张仲景所示的一个典型病例,“妇人年五十所”为绝经期,围绝经期可引起诸多脏腑功能失调,以此演变为诸多复杂病证,温经汤是治疗该期的代表方。言“妇人年五十所……温经汤主之。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本方是调经的主要方剂,方中以温、养为主,兼以祛瘀,亦正是针对妇人杂病“虚、积冷、结气”之病因病机而设。从组方用药来分析,温经汤中有麦门冬汤之组分治疗病在上的肺痿,有吴茱萸汤、当归建中汤之组分治疗在中肝脾之病候,有胶艾汤之组分治疗经候不调。还有桂枝茯苓丸之组分温经化瘀,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之组分暖肝散寒等。温经汤的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正基于此,陈修园《女科要旨)指出:“(全匮)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必。“从古今临床应用来看,温经汤用于治疗月经慧期、崩漏、痛经、不孕、产后虚寒、更年期综合征、月经期哮喘、女性厥阴寒闭型不寐等,均有效验。
10.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肿亦主之
。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䗪虫
各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点评】此节论述血瘀而致月经不调的证治。由于瘀血阻滞胞宫,冲任失调,经行不畅,或不能按期而至,或是一月出现两次月经,治宜行瘀通经,用土瓜根散。方中土瓜根通经消瘀血;座虫破瘀通经;桂枝温通血脉;芍药通痹调营。药虽四味,共奏破瘀行血,调营通经之功。
11.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汤方
见五脏风寒积聚篇
。
【点评】妇人半产漏下属瘀阻湿寒所致者,用旋覆花汤以开结通络,行瘀止漏。寒虚相搏,未致瘀阻的半产漏下,非本方所宜。
12.妇人陷经①,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
想是前妊姬中胶艾汤。
【点评】原方散佚,临床宜根据其病机特点,以养血温经止漏为治。
-------------
①路经:此指妇女经血下,下血日久不止之证。
13.妇人少腹满如敦①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
四两
甘遂
二两
阿胶
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点评】此节论述妇女水血互结在血室的证治。水与血均为有形之物,二者相合为邪聚结于血室,故少腹满如敦状;水血互结于血室,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则小便微难而不渴。治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用大黄甘遂汤攻瘀逐水以破结。方中大黄攻瘀血;甘遂逐积水;阿胶补血,诸药合用,瘀水同治,攻补兼施。《类聚方广义》称此方“凡经水不调,男女癃闭,小腹满痛者,淋毒沉滞者皆能治之。”
14.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亦治男子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汤方
水蛭
三十个,熬
虻虫
三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
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
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点评】抵当汤为攻下逐瘀之代表方剂,对于经水不利所致的瘀血实证适宜。
15.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②,中有干血,下白物③,矾石丸主之。
------------
①敦:古代盛粮食的器具,口底皆锐,腰部硕大突出。少腹部如敦状,是形容少腹胀满并隆起如球形。
②脏坚脚不止:脏,指子脏,即子宫;坚,指坚硬的积块;止,作“除”去“解。脏坚癖不止,谓子宫内有坚硬积块不去。
③白物:即白带。
矾石丸方
矾石
三分,烧
杏仁
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①,剧者再内之。
【点评】此节论述瘀积兼挟湿热带下的证治。干血内积子宫,不但致经行不畅或经闭不行,而且因内有积血,瘀滞气机,致湿热蕴阻,继发湿热带下,而“下白物”。治以矾石丸燥湿清热止带。方中矾石清热燥湿,解毒杀虫,化腐收敛;杏仁利气开闭,润燥行血。矾石丸为坐药,纳入阴中,既能清热燥湿而止白带,又能内润干血而去坚癖。此是仲景运用外治法治疗带下病的范例。临床上,本方可用治女性外阴瘙痒、宫颈炎、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带下病属于瘀积兼湿热者。
16.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
疑非仲景方
。
红蓝花
-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点评】此处六十二种风具体所指待考,不宜作强解。主症腹中刺痛,当为瘀血所致,结合“六十二种风”文,腹痛亦与感受风邪相关。方以专于行血活血的红蓝花(红花),加酒煎以助运行。《金匮要略心典》谓:“红蓝花苦辛温,活血止痛,得酒尤良,不更用风药者,血行而风自去耳。”
17.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见前妊中
。
------------
①内脏中:指放人阴道中。
18.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见前虚劳中
。
19.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方见虚劳中
。
【点评】此节论述肾气虚弱转胞的证治。胞,指膀胱。所谓转胞,是膀胱之系回旋曲折或扭转,以致排尿功能受阻的病证 。由于水道闭阻, 浊阴无从排泄,遂逆而上冲,妨碍肺气的肃降, 故烦热, 倚息,不能平卧。由于病不在胃,则饮食如故。此外,常伴小腹急胀而痛。原文主张“宜肾气丸主之”,表明本证是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所致。
20.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21.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
狼牙
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箸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点评】本篇蛇床子散、狼牙汤,以及15节的矾石丸皆为妇女杂病的外治方,都可用于带下。其中,矾石丸和蛇床子散均为坐药,矾石九用于瘀阻气滞,酿生湿热的带下证,以带下黄稠量多臭秽为主,或阴痒;蛇床子散用于阳虚兼寒湿的阴冷证,可见
带下清稀色白,或阴痒,或少腹冷痛等。 狼牙汤用于下焦湿热的阴疮, 前阴糜烂成疮,或阴痒,或灼热疼痛。
22.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膏发煎方
见黄痕中。
【点评】 此节论述津亏胃肠燥结阴吹的证治。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释之明确:“阴吹,阴中出声,如大便矢气之状。连续不断、故曰正喧。谷气实者,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阳明下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猪膏发煎润导大便,便通,气自归矣。”
23.小儿疳虫蚀齿方
疑零仲景方。
雄黄 葶苈
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点评】小儿疳虫蚀齿显非妇人杂病,实属口齿类疾病。
上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下一:
杂疗方第二十三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273184988
手机:15387483147
电话:0731-84425552
地址: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长沙市开福区)
免费咖啡
免费停车
免费书吧
免费WIFI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抗疫清冠
养生保健
疗养技法
龙凤呈祥
查病理疗
周易风水
投递简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1-2026 湘ICP备19002683号-1
技术支持:
智优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