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作广告医院
全国咨询热线
0731-84425552
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俄文版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龙凤呈祥
专解男题
男士雄茶
女士养生
食疗养生
查病理疗
常见疾病的诊疗144种
针灸推拿
手诊图
足底反射疗法
疗养旅游
中医名院
疗养名院
名胜景区
寻亲问祖
杏林商城
名医方剂
华夏医家
名家方剂
人寿纵横
寿星之家
佛道医易
道家养生
人寿保险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站内搜索
杏林茶
杏林商城
杏林促康
气功针法
联系我们
0731-84425552
周易风水
疗养旅游
北京中医医院简介
湖南省中医附二医院简介
关于企事业单位参加信用评级的邀请函
广西-能仁禅寺
广西洗石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经典
>>
金匮要略
>>
查看详情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来源:
联系我们-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日期:
2020-05-06 12:10:17
点击:
4261
属于: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①,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
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
故也。
【点评】
此节从脉象论述胸痹、心痛的病机。关于“阳微阴
弦
”的含义, 医家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诊脉以浮沉分阴阳,即浮
取为阳,沉取为阴;一是指诊脉以寸关尺分阴阳,即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仲景用
“阳微阴弦”四字,概括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
“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 胸阳不振之象;“阴 弦”是阴寒太盛,
水饮内停之征。胸痹心痛是胸阳不足,阴邪上乘阳位所致。上焦
阳虚是因,阴寒之饮邪结聚成实是果。故胸痹诸证,或从温阳宣
痹,或从补中助阳,或从宽膈除痰,或从降逆逐饮,从因从果,
既可侧重,又可偶合,临证化裁,即能运用自如。
2.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
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
栝楼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
---------------
①
太过不及:系指脉象的改变,其中盛于常脉为太过,主邪盛;弱于常脉为不及,主
正虚。
栝楼薤白半夏汤方
栝楼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
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楼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
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点评】 栝楼薤白白酒汤为张仲景治疗胸痹的主方。 栝楼薤白
半夏汤由栝楼、薤白、半夏三味组成,乃由栝楼薤白白酒汤去白
酒加半夏而来,通阳作用减弱却能加强祛痰宽胸之力。 枳实薤白
桂枝汤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去白酒加枳实、 厚朴、桂枝所组成,其
祛痰下气之力大增。以上三方不少注家称之为栝楼薤白三方。
对于原文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历代有争议。概
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认为“迟”“数”之脉不能同时见于一人。程林《金匮要略
直解》认为
“数”字误,为衍文,当删。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则
认为是分辨虚实的两种脉象,说;
“寸口脉沉而迟,为虚寒之证,
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为寒实之证,另作一节解。
”
2.认为“迟”“数”之脉同时见于一人。如徐彬《金匮要略论
注》说:
“寸口主阳,因虚伏而不鼓,则沉而迟;关主阴,阴寒
相搏,则小紧而数。数者,阴中挟燥火也。
”陶葆荪《金匮要略易
解
)认为年老气虚,顽痰闭郁胸膈者,亦可形成寸关两部相反的
脉象。
3.认为本条脉象中“迟””数”二字不能作脉率的快慢理解,
此处之
“迟”是迟滞不前之象,“数”是躁动不宁之象。紧数相合,
是形容脉象紧急躁动的形态,亦即弦脉之象。李克光《金匮要略
教学参考资料》《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等均持此观点。
联系王叔和《脉经》有
“数脉去来促急”,故“数”可理解为短
促的形容词。临床所见胸痹的脉象,或快或慢,或弦或紧,但指
下多数有短促感觉,这是胸痹脉象的特点。而把紧数之脉理解为
弦脉,一则从《金匮要略》其他篇章可找到佐证,如《腹满病》篇
第
20节云:“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说明紧
数相合,则为弦脉。二则又与《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
并治》首节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之脉象
形成的机理相一致。
“关上小紧数”为“阴弦”脉的具体化,阴寒
水气循中焦上乘阳位,故见关上之脉细小紧急而躁动不宁。
6.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
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
-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
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
)《千金》云;治胸痹。
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点评】此节胸痹轻证,同一样症状,而主治有两方,橘枳姜
汤证,病变在胃,偏于食滞气郁;茯苓杏仁甘草汤证,病变在
肺,偏于水饮气塞。
7.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点评】此节是论述胸痹急证的证治。对条文
“胸痹缓急”之
“缓急”,历代医家见解不同。一是从治则言,其中“缓”字为缓
解,是指治法,
“急”是病态。二是从症状言,认为是胸痹疼痛
时发时止、时缓时剧。三是认为本病波及筋脉拘挛所致的或缓或
急。四是认为是非缓而急,指胸痹的危急证。
实际上,把
“胸痹缓急” 之“缓急”应按偏义复词理解,着眼
于
“急”;“胸痹缓急”解释为胸痹急证,最合仲景原意及立方思
路。胸痹急证,当用薏苡附子散治疗,方中用炮附子温里祛寒、
通阳痛;薏苡仁既除湿宣痹,又缓解筋脉拘挛,二药合用为
以应急,使寒湿去,阳气通,则胸痹除。临床上治疗胸痹心痛证
可酌加川芎、红花、苏木、蒲黄等活血止痛之品,以提高疗效。
因本方属于温热之剂,临证除见胸痹主证外,还可见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脉沉迟或沉紧等症,确属阳虚寒凝者,可加桂枝、干
姜、细辛等药以助药力,必要时可合四逆汤之类以回阳救逆。若
阳气欲脱者,可合参附汤。
8.心中(1)痞,诸逆(2),心悬痛(3),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
①心中:指胃脘部。
②诸逆:指停留在胃中的痰涎、水饮或寒邪向上冲逆。
③心悬痛:指心窝部向上牵引疼痛。
桂枝生姜 枳实汤方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点评】 此节论述痰饮气逆的心痛证治。心下痞、心悬痛是其
主症,为痰饮气逆所致。故治宜通阳逐饮,降逆消痞。桂枝生姜
枳实汤方中桂枝、生姜通阳散寒,温化水饮,降逆和胃;枳实开
结下气,消痞除满。诸药相配,则痞开逆平,悬痛自止。
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
-两,
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
加服。
【点评】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疼痛从心牵引至背,背部
疼痛又牵引到心,形成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症状。之所以产生如
此严重的胸
(心)背疼痛,《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背俞之
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则相引而
痛。
”由于阴寒痼结在心背前后,则疼痛彻心彻背。以药测证,本
证还可见四肢厥冷、口唇青紫、脉象沉紧等。
乌头赤石脂丸以乌头、附子、蜀椒、干姜一派大辛大热之
品,温阳逐寒而定痛。乌头、附子同用者,因乌头长于温经以起
沉寒痫冷,附子长于暖脏以温化寒湿。由于阴寒邪气侵袭心背内
外脏腑经络,故两药同用以振奋衰微之阳气,祛散寒邪。本方中
配伍赤石脂的意义,一是因为“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既反肤
了阴寒内盛,也隐含着正气不足,故取赤石脂以扶助正气,
“安
心气
(光怡(全匮要略心典》)。二是防乌头、附子、蜀椒、干姜
等大辛大热之品辛散太过,反耗正气。徐彬《金匮要略论注》说:
“今心痛则通彻于背,背痛则通彻于心,明是正气不足,而寒邪
搏结于中,故以乌附姜椒温下其气,而以赤石脂入心而养血,且
镇坠辑浮以安其中,邪去而胸中之正气自复,则痛止矣。
”
附方
九痛丸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
-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
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满,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
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上一: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下一: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273184988
手机:15387483147
电话:0731-84425552
地址: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长沙市开福区)
免费咖啡
免费停车
免费书吧
免费WIFI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抗疫清冠
养生保健
疗养技法
龙凤呈祥
查病理疗
周易风水
投递简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1-2026 湘ICP备19002683号-1
技术支持:
智优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