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
阴阳,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正如马莳所言:“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本章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1),万物之纲纪(2),变化之父母(3),生杀之本始(4),神明之府(5)也,治病必求于本(6)。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7)。阴静阳躁(8),阳生阴长,阳杀阴藏(9)。阳化气,阴成形(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II);寒气生浊,热气生清(12);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脑干占位性病䐜胀(13),此阴阳反作(14),病之逆从(15)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5)。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17);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18);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校注】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天地,泛指自然乔。道,法则、规律。
(2)万物之纲纪:阴阳是归纳事物的纲领。纲纪,即纲领。《说文解字注笺》注:“总持为纲,分系为纪,如网罟,大绳其纲也,网目其纪也。”
(3)变化之父母:阴阳是事物变化的根源。父母,是本原、根本的意思。
(4)生杀之本始:阴阳是事物产生与消亡的原由。生,新生;杀,消亡。本始,即本原和起点。
(5)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府,居舍、藏物的场所。张介宾注:“神明出于阴阳,故阴阳为神明之府。”
(6)本;指阴阳。吴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7)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轻清的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重浊的物质向下沉降,凝聚为地。积,汇聚。阴、阳,此指轻清、重浊两种不同属性的物质状态。
(8)阴静阳躁:阴性柔而主安静,阳性刚而主躁动。
(9)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10)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1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12)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13)䐜胀:此指胸膈胀满。
(14)反作:即反常。阳应升在上而反在下,阴应降在下而反在上,是调阴阳反作。
(15)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指上述飨泄、膜胀,皆阴阳之逆行。
(16)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而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成为地气。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水,地气的水产生于天气的云。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阴升阳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道理。
(1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之气化生的清阳出于头面官窍,产生声音和嗅、视、听觉等功能。产生的浊阴变为粪、尿由前后二阴排出体外。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
(18)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之气发散于肌肤、脏腑间隙以温养之。浊阴之气趋向五脏贮藏而养之。清阳主要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发,发散,布散;走,运行,归属。
(19)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张志聪注:“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府也。”
【导读】
本段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人医学的重要意义。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并指出阴阳两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并提出“阴阳”引人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2.以天地、静躁、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以阴阳升降运动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提出清浊升降出人的生理观。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观点,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