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器。故食失,成劳倦内伤,使肺失通遇,脾失较输,肾失开合,健肤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鼠,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脸、四肢、腹背,甚至全身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风水”、“水胀”、“石水”等名称,并对水肿的病因病面劳甚则育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人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机、临床表现和治则等作了简要的论述。如《素问·水热穴论》对水肿的成因曾指出:“勇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日风水。”对水肿的病理《索问·水热穴论》作了明确的论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灵枢·水胀》篇则对水肿的临床表现作了具体的描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关于水肿的治疗,《家问·汤液醪酸论》提出了“去菀陈……开鬼门,洁净府”的基本治则。《内经》对水肿的论述,一直为后世学者所宗。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黄汗”、“心水”、“肝水”、“肺水”、“肾水”等十类水肿的临床表现;论述了发汗、利尿的证治要点:“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并拟定了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甘草麻黄附子汤等治疗水肿的有效方剂。隋·巢元方在《诸病候论·水肿病诸候》中对水肿证候论述相当详细,有“十水候”、“二十四水候~之称。其中“十水候”是根据脏腑分类的,与《金匮要略》的五脏分类相较,则别具一格:“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肿病机和临床表现作了扼要的概括,认为水肿“皆由营卫否涩,三焦不调,府藏虚弱所生,虽名证不同,并令身体虚肿,喘息上气,小便黄涩也。“唐代孙思疗方剂,如在《千金要方》里就记载了治疗水肿方49首,其中不少方剂疗效良好,至今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水肿的病因病机有所发挥,更可贵的是补充了大量的治仍为临床所采用。孙氏还首先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的正确主张,这条经验为后世医家所肯定。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水肿)中针对古代水肿病证分类繁多,不便学习掌握与临床应用,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阴水、阳水的分类方法:“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这种简便实用的分类方法,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宗用。明·李框的《医学人门》对水肿的病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朱氏因归纳总结比较全面,认为水种由冒雨涉水,或兼风寒暑气,或饥饱劳役,或因久病,或因产后,或饮毒水,或疮毒等因素所致。其中对疮毒致病的病因,李氏观察相当细致。明张景岳发展了《内经》治疗水肿的大法,强调补益脾肾的重要性,称补益为治水肿的“正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肿胀》中说:“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张氏之论,对于虚证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水肿》中归纳总结了前贤关于水肿的治法,认为调中健脾,牌气自能升降运行,则水湿自除,故为水肿治疗大法。此外,又列举了治疗六法:治分阴阳,治分汗渗、湿热宜清、寒湿宜温、阴虚宜补、邪实宜攻。并指出治湿利小便虽为常法,但渗忌太过,以免耗伤正气。李氏对于水肿治法的总结,可谓经验之谈,以上历代医家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对水肿的探讨,至今仍是指导水肿病证研究的重要文献。
水肿既是独立性的证候,又是泌尿系统病证中常见与多发病证之一。本篇重在讨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较为相近,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水液自行,赖气以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化为水。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人体水气代谢是在肺的通调、肃降,脾的运化、转输,肾的温化、蒸动等生理功能协遇下完成的,故水肿病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大,亦与三焦、膀胱有关。
(一)风邪外袭
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最易遭受外邪侵袭。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宜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二)感受水湿
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健运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泛于肌肤,成为水肿。
(三)疮毒内犯
凡咽喉肿烂,肌肤痈疮肿毒,未能清解宣透,或治之不当,风热湿毒不得外泄,内侵肺脾,波及于肾,致使水液气化不利,泛滥肌肤而成水肿。本证多发于青少年,如《济生方·水肿》曰:“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
(四)内伤饮食
饮食失于调摄,长期营养不良,脾气受伤,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五)劳欲久病
劳伤肺脾,纵欲伤肾,或因大病、久病、妇女多产均能损伤脾肾。脾虚则转输无权,肾虑则开合不利,水液内停而形成水肿。
总之,水肿的病因多由外感风邪、水湿、疮毒、劳欲久病等,有单一原因发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关于水肿的病机,不论外感、内伤所致均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凡外感风邪、水湿、疮毒所致水肿,多为阳水,属实证,病变主要在肺、脾;内伤饮食、劳倦、纵欲、久病引起的水肿,多属阴水,其证偏虚,病变重在脾、肾。如《景岳全书·肿》篇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干气,故其标在肺;水惟慢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使帅气不降,失去通调水道之功能,可以促使肾气更虚,水邪更甚:相反,肺受邪而传人水,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肾之间是母子相传,若肾水上泛,传人于肺,致肾时,亦能引起同样结果。同时,脾肾之间,若牌虚不能制水,水湿雍盛,必损其阳,故脾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肾阳亦衰;若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则可使水肿更加严重。因此,肺、牌、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水肿病机之关健所在。
【诊断与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凡具有头面、眼险、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者,即可诊断为水肿。轻者仅暖呕吐、口有秽味、鼻超牙宜,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检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其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
2.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3.发病急,病程短,肿多由上而下,或伴心热烦渴,小便短涩黄赤,大便多秘,形体壮实,岁见于青壮年,脉多有力,可诊断为阳水。
4.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由阳水转来,病多内伤,其肿多由下而上,身冷不热,不需,小便或短、但多不赤湿,大便或溏,神疲气怯,劳则病加,多见于正虚久病之人,可诊断为阴水。
(二)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鼓胀、支饮、溢饮相鉴别。
1.鼓胀 是以腹部胀大如鼓而命名,以单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水肿则不同,其肿先起于头面、眼睑、四肢,甚则全身浮肿。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聚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2.支饮与溢饮 支饮为饮邪犯胸肺,症见咳逆、气喘息促,甚则面目、四肢浮肿。举饮为饮滋四肢,症见咳喘、痰多泡沫,胸闷身痛,恶寒无汗,甚则肢体浮肿。支饮、溢饮与水肿的区别在于喵、肿的发病先后,水肿一般先肿后喘,而支饮、溢饮则先喘后肿。
【辨证论治】
水肿的辨证论治当分清外感内伤、邪正虚实。外感常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多由忡;肝水多并见胸胁胀满;脾水多并见脘腹胀闷而食少;肺水多并见咳逆;肾水多并见腰其次应辨明水肿病位之所在;水肿有在心、肝、脾、肺、肾之别,心水多并见心悸、怔内脏亏虚,正气不足,或复感外邪,反复发作,损伤正气所致。故外感多实,内伤多虚。放其泊疗原则是:附水宜发汗、利屋、逐水:阴水宜健脾、温肾及活血化瘀。《素根软,或见肢冷。目前一般多以阳水、阴水作为辨证的纲领、阳水属热属实,朗水属虚兰论》提出的法纯”、鬼门、“洁净”即是阳水的基本治则。《金匮奥。对治疗水肿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临床常用方法是,一是上下异治,上半身肿要赔水气脉证并治》中提出的“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甚,以发汗为主;下半身肿甚者,须利小便为主。二是阴阳分治,阳水表现为表、热、实证,可发汁、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主;阴水表现为里、虚、寒证,治以健脾、温肾,以扶正为主。
(一)阳水
1.风水相搏
[证候]先见眼睑及颜面浮肿,然后延及全身,来势迅速,而以头面部肿为剧,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如红肿较甚,亦可见沉脉。
[分析]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见恶风、发热、胶节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等症。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风水相搏,故水肿起于面目,迅速遍及全身。若风邪兼热则咽喉红肿热痛,舌质红,脉浮滑数。若风邪兼寒,邪在肌表,卫阳被退,肺气不宜,故见恶寒、发热、咳喘。若肿势较甚,阳气内遢,则见沉脉,或沉滑数,或沉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麻黄 石膏 甘草 白术 生姜 大枣
若属风水夹寒者,可用苓桂浮萍汤,药用茯苓、桂枝、浮萍、杏仁、泽泻、甘草、半夏以疏风散寒、宜肺利水。表寒甚者,加防风、苏叶;表热重,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连翘、桔梗,若咳喘较甚,加前胡、杏仁以降气止喘;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助卫行水;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论治。
2.水湿浸渍
[证候]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分析]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水湿内聚,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横溢肌肤,所以肿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故见身重神疲、胸闷、纳呆、泛恶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亦为湿胜脾弱之象。湿为粘腻之邪,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皮 白术 茯苓 苍术 厚朴 猪苓 泽泻 官桂 甘草
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尊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3.疮毒内犯
[证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痰,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分析]肌肤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肤疮痰。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散,内侵脏腑,使中焦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使肺不能通调水道而小便不利。风为百病之长,故病之初起,多兼风邪,是以肿起眼睑,迅及全身,有恶风、发热之象。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是风邪夹湿毒所致。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 连翘 赤小豆 杏仁 桑白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银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蒲公英
若皮肤痒疹红赤灼热,去姜、枣,加丹皮、赤芍以凉血解毒;大便不通,可加大黄、玄明粉以通腑泄浊;若系脓疮破渍而未愈者,加苦参、土茯苓,并重用紫花地丁和蒲公英。
4.湿热壅盛
[证候〕遍身浮肿,肿势较剧,皮肤绷急光亮,腹大胀满,胸脘痞闷,呼吸气粗,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沉数。
[分析]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或湿热之邪刚于肌肤经隧之间,故遍身浮肿面皮肤绷急光亮。由于湿热卵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胸脘痞闷。若热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见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均为湿热之征。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商陆 泽泻 赤小豆 椒目 木通 茯苓皮 大腹皮 槟榔 生姜 羌活 秦艽
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若症见尿痛、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大小蓟、白茅根等;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者,转用葶苈大枣汤合五苓散加杏仁、防己、木通以泻肺行水,上下分消;若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可用猪苓汤以滋阴利水。
(二)阴水
1.脾阳虚衰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分析]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化不利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减,腹胀便溏。脾虚则面无华色,阳不温煦,故面色萎黄,神疲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沉弱是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征。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方药]实脾饮:附子 干姜 白术 甘草 厚朴 木香 草果 槟榔 茯苓 木瓜 生姜 大枣
若症见气短声弱,气虚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
2.肾阳衰弱
[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鱿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分析]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故有浮肿与多尿并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阳气不能温煦上荣,故面色灰滞或晓白。舌质胖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均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候。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附子 肉桂 车前子 牛膝 熟地 怀山药 山茱萸 丹皮 泽泻 茯苓(本证亦可用真武汤加味)
若心悸、气短、自汗者,为心肺气虚,可加黄芪、党参;若见心悸、喘息、面唇指甲青紫,脉结代者,为心肾阳虚、瘀血内阻,可去肉桂,加桂枝、丹参、红花、桃仁,并重用附子以温通心肾、活血利水;小便量多而色清者,为肾气不固,可去泽泻、车前子,加补骨脂、菟丝子以补肾固涩。若见促、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蛎、龙骨以防喘促之变。
若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治宜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但滋阴不宜过于凉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气,可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等。
若肾阴久亏,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盛下虚,症见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精,步履飘浮无力,或肢体微[等,治当育阴潜阳,用左归丸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如珍珠母、龙骨、牡蛎、鳖甲等。
肾阳衰微证往往与脾阳虚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因此健脾与温肾两法常同时并用,但需区别脾、肾的轻重主次,施治当有所侧重。水肿日久,瘀血阻滞,其治疗常配合活血化瘀汤,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如《医门法律·胀病诸方》中指出用当归、大黄、桂心、赤芍等药。近代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实践证明可加强利尿效果。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要点
1.注意四时气候变化,尤其在人冬、初春与感冒流行时节,需注意预防。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积极治疗其他脏腑的疾病,防止其他因素引起水肿。
(二)调护要点
1.水肿初期,应吃无盐饮食,待肿势渐退后,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若因营养障碍致肿者,不必过于强调忌盐。
2.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物品。
3.水肿病人皮肤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破损和疮疡,故要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用温水清洁皮肤,不可用力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