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浮沉 五脏五味补泻
升降浮沉
李杲说:药物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与四季配合。春季主升,夏季主浮,秋季主收,冬季主藏,土居中主化。所以味薄的升而生,气薄的降而收,气厚的浮而长,味厚的沉而藏,气平的化而成。如果补之以辛、甘、温、热以及气味薄的,就能助春夏之升浮,那同时也是泻秋冬收藏的药物。在人身上,肝、心二脏就是。如果说补之以酸、苦、咸、寒以及气味厚的,就能助秋冬之降沉,那同时也是泻春夏生长的药物。在人身上,肺、肾二脏就是。淡味的药物,渗也就是升,泄也就是降,为各种药物的佐使;用药的人,遵循这种法则,就能治愈疾病。若反其道而行,非但不能治病,还会导致病人死亡,即使不死,也很危险。
王好古说:病症上升的使之下降,必須懂得抑,沉降的使之上浮,必须懂得载。辛主散,作用也横行,甘主发,作用也上行,苦主泄,作用也下行,酸主收敛,性质为缩,咸味药主软坚,性质为舒。药物的味、功能不同,大致如此。鼓掌成声,火使水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间。五味相互制约,四气相互调和,其变化甚多,不可轻易使用。《神农本草经》不谈淡味、凉气,是由于缺文造成的。
味薄者主升:甘平、辛平、辛微温、微苦平的药物。
气薄者主降:甘寒、甘凉、甘淡寒凉、酸温、酸平、咸平的药物。
气厚者主浮:甘热、辛热的药物。
味厚者主沉:苦寒、咸寒的药物。
气味平者,兼有四气、四味:甘平、甘温、甘凉、甘辛平、甘微苦平的药物。
李时珍说:酸、咸二味没有升的作用,甘、辛二味没有降的作用,寒无浮的作用,热无沉的作用,这是由各自的性质所决定的。治疗上升的病症,用气味咸寒的药物引之,就能使其沉而直达下焦,治疗沉的病症,用酒引之,就能使其上浮至头顶。如果不是洞察大自然的奥秘而有造化的人,是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一种药物之中,有根主升而梢主降,生主散而熟主降的,升降虽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但也会因人们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异。
五脏五味补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和(甘草),以酸泻下(赤芍药),实则泻其子心(甘草)。欲散,急食辛以发散(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其母肾(地黄、黄檗)。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敛(五味子),以甘泻下(甘草、人参、黄芪),实则泻其子脾(甘草)。欲软,急食咸以软化(芒硝),以咸补之(泽泻),虚则补其母肝(生姜)。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热(白术),以苦泻下(黄连),实则泻其子肺(桑白皮)。欲缓,急食甘以缓和(炙甘草),以甘补之(人参),虚则补其母心(炒盐)。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下(黄芩),以辛泻下(桑白皮),实则泻其子肾(泽泻)。欲收,急食酸以收敛(白芍药),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补其母脾(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和(黄檗、知母),以咸泻下(泽泻),实则泻其子肝(芍药)。欲坚,急食苦以坚硬(知母),以苦补之(黄檗),虚则补其母肺(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