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阴阳
气味阴阳
《阴阳应象大论》说:对于宇宙来说,阳气积聚在上为天,阴气积聚在下为地。对于万物来说,静止不动的属于阴,躁动不息的属于阳。对于自然界来说,阳主孕育,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对于人来说,阳主化生功能,阴主构成形体。用阴阳说明人与饮食五味的关系是:人体功能属于阳,饮食五味属于阴。饮食五味进人形体,经过脏腑吸收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滋养身体,营养物质使人不断发育生长,并维持生命。营养物质还可转化为各种功能,但饮食不节反而能损伤身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使精气耗伤。精气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饮食不节,五味偏嗜而受损伤。味属于阴主降,所以从前后二阴而出;气属于阳主升,所以由眼、耳、鼻、口七窍而出。清阳之气循行于肌肤、皮表、纹理之间。浊阴之物内注五脏。清阳之气充实四肢肌肉,浊阴之物内走六腑。
五味中,味厚腻的属于阴,味淡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味浓郁的属于阳,气味淡薄的属阳中之阴。味厚腻就会下泻,味淡薄则能通利小便,气淡薄的有发泄宣散作用,气浓郁的有助阳发热之功。
五味中,辛、甘味能发散属于阳,淡味利渗也属于阳;酸、苦、咸三味能宣泄属于阴。
五味中,有的主收涩、有的主发散、有的主润湿、有的主软坚、有的主散阴,所以,应根据其具体功能而选择使用,来调和肌体与功能,使其平衡。
张元素说:人体中清气中之清的循行于肌表皮肤纹理之间,清气中之浊充实人体四肢肌肉。人体中浊气中之浊归于六腑,浊气中之清内注五脏。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能通利小便,入手太阳经,不离阳经之体。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能发汗,人手太阴经,不离阴经之体。凡同气的药物必然有多种相同的味,同味药物必然有多种相同的气。气味各有厚薄,所以功用也不尽相同。
李杲说:味薄的能通利,酸、苦、咸、平有这种功能。味厚的能下泻,咸、苦、酸、寒具备这种功能。气厚的能发热,味辛、甘,性温、热的有这种功能。气薄的能渗泄,味甘、淡,性平、凉的具备这种功能。渗就是指出小汗,泄就是指通利小便。
寇宗奭说:天地界限已经分明,化生万物的是五气。五气位定,五味则生。所以说化生万物是气,滋养身体的是味。寒邪使物坚硬,所以要用具有软坚功能的药物治疗;热邪使物软化,所以要用具有使物坚硬功能的药物治疗;风邪性散,所以要用具有收敛功能的药物治疗;燥邪使物干收,所以要用具有宣散功能的药物治疗,气逆上冲所生疾病,要用具有缓和功能的药物治疗。气坚实则体质健壮,苦能使之软,所以苦味可以养气。经脉软则柔和,咸能使之软,所以咸味可以养脉。骨坚缩则能强健,酸能使之收缩,所以酸味可以养骨。筋舒展则不拘急收缩,辛能使之舒展,所以辛味可以养肉。坚硬的病症用药后可以使之软,收束的病症用药后可以使之散。欲使缓和则用甘味,不想使其缓和就不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也要发病。古代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人,必须首先精通五味理论,否则即使治好疾病也是很偶然的。
李杲说:药物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及厚、薄、阴、阳之不同。一种药物之内,气味兼有,理性具存。有些药物是气相同而味不同,有些药物是味相同而气不同。在自然界,气温热的属于阳,气凉寒的属于阴。自然界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它们都遵循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
味由地所生,辛、甘、淡味为地之阳,酸、苦、咸味为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万物的生长、变化、收藏皆由地来承担。气味薄的,轻清上升而形成天象,因为本来属于天空的喜好向上。气味厚的,重浊下沉而形成地貌,因为本来属于大地的喜好向下。
王好古说:本草的味有五种,气有四种。但一味之中可能有四种气,如辛味则有石膏性寒、桂附性热、半夏性温、薄荷性凉之不同。气属于天,温热二气为天之阳,寒凉二气为天之阴。阳主升,阴主降。味属于地,辛、甘、淡味为地之阳,酸、苦、咸味为地之阴。阳主浮,阴主沉。用药者,有用气的,有用味的,有气、味一同使用的,有先用气后用味的,有先用味后用气的。有的药物是一种味,有的药物有三种味。有的药物只一种气,有的药物是二种气。有的药物是因生熟不同而气味有异,有的药物是因根苗不同而气味有异,有的药物温多而成热,有的药物凉多而成寒,有的药物寒热各半而成温,有的药物热多寒少,寒不能发挥作用。有的药物寒多热少,热不能发挥作用。所以用药不能从一个方面考虑而选用它。有的寒热各半,白天服用则从热性而升,夜晚服用则从寒性而降。有的晴天服用从热性,阴雨天服用则从寒性。变化不仅仅是这些,而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何况四时六位不同,五运六气各异,难道能随便使用药物?
《六节脏象论》说: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有臊、焦、香、腥、腐五气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五气,由鼻吸人体内,贮藏于心肺二脏。心主荣润面部色泽,肺主发出声音,因而能使面部的五色明润光泽,声音洪亮。五味从口腔进人体内,贮藏于肠胃之腑,经消化,吸收其精微物质,以维持五脏生理功能。脏腑功能正常,消化五谷,就产生津液,滋润五脏,补益精髓,因而人的神气也随之健旺。又说:形体瘦弱的用气厚的药食温养,精血亏损的用味厚的药食补益。
王冰说: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心荣面色,肺发声音,所以气贮藏心肺二脏,能使面部色泽荣润光泽,肺发出的声音清脆洪亮。气是水之母,所以味贮藏于肠胃之腑而奉养五脏之气。
孙思邈说:精血靠气化生而充盈,因此,气化生精血用来荣润色泽。形体是靠五味滋养的,所以,五味充养形体用来生产力气。精血顺应五气的变化而有活力,形体靠五味滋养而长成。如果所食气相反则损伤精血,所食味不调则损伤形体。所以聪明的人首先讲究饮食禁忌用来保存生命,而后制造药物用来防止疾病发生,气味温补用来保存精血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