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
【组成】连翘一两(12g) 银花一两(12g) 苦桔梗六钱(9g) 薄荷六钱(5g) 竹叶
四钱(10g) 生甘草五钱(6g) 荆芥穗四钱(8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0g)
【用法】加芦根适量,水煎服(原方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
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
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
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 方解】本方原为治疗温病初起而设。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邪正相争,故出现发热,
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等症;风热邪毒于咽喉,故咽喉肿痛;温邪易伤津液,
故口渴,舌尖红;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导致肺失清肃,故出现咳嗽;苔微黄、脉浮数是风
热在卫表的征象。温病传变最速,因此,治之既要辛凉透表,又要清热解毒。方中金银花、
连翘既能清热解毒,又因其质轻而气味芳香,兼有透解卫分表邪的作用,故重用为君。薄
荷、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邪外出,为臣药。其中荆芥穗、淡豆玻虽属辛温,但是正
因为其辛温,与性寒之银、翘相伍,温性被制,共奏辛凉透表之效。牛蒡子、桔梗清利咽
喉,化痰止咳;竹叶、芦根清热生津,有“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作用,此即原方作者所言
“此方之妙,预护其虚”之意(《温病条辨》)。四药共为佐药。甘草生用,意在清热解毒,
配桔梗以清利咽喉,并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以清热解毒药与辛散表邪药相配伍,共奏辛
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效,此乃本方特点之一。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咽痛,舌红,脉浮数。
2.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麻疹初起,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腮腺炎等属外感风热表证者,可用本方治之。
3.因方中多为芳香轻宜之品,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耗散。外感风寒证、湿热初
起证均不宜使用。
4.根据原方加减之意:胸膈闷者,此为秽浊阻于气分,故加藿香、郁金以芳香辟秽,
化浊止呕;项肿咽痛者,此为热毒壅于咽喉,故加马勃、玄参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
者,此为热伤阳络,故去芥穗、豆豉之辛温动血,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以清热凉血止
血:小便短者,此为热伤津液,故不用清热利水药,而加苦寒之知母、黄芩、栀子以清热泻
火,并加甘寒之麦冬、生地以滋阴生津。
【参考文献摘录】据临床报道: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扁桃体炎高热急症93例。头痛剧者加羚羊
骨,者加北杏仁、川贝母,咽痛剧者加牛膝。结果显效76例,占81.72%,3小时至2天热退,身京,
余症消除,异常指标复常或接近正常;有效15例,占16.13%,3-5天热退或退后尚有余热,异常
检查复常或有改善;无效2例,占2.15%(中国中医急症,1998,5:212)。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痾,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