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
太阳病的临床表现是:脉象浮,头痛,后颈项部强硬,
转动不舒,而且必定畏寒。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o【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强(jiang抢) :僵直而不自如。
③恶(wu勿):厌恶。恶寒:怕冷的意思。
【白话解】
太阳病的临床表现是:脉象浮,头痛,后颈项部强硬,转动不舒,而且必定畏寒。
【解析】
此条为太阳病提纲。太阳病一词,一般都以病名看待,实际上它可以看成是一个术语,指人体最表一层为风寒外邪所侵袭,受到阻郁,出现脉浮、头部巅顶、下连项后、强急疼痛、恶寒等症状,叫作太阳病。脉浮,是说人体被风寒之邪所侵袭,毛孔紧闭,但正气能奋力抗邪于表而充盈于外,故脉象应之而浮。头痛各经都有,只有头痛连项,才能认为是太阳头痛,因为头为三阳共有,项为太阳独有,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发生郁滞,出现头项强直,转动不灵而牵引作痛。恶寒是指通体而言,包括恶风在内,是太阳之气受损而失去正常卫外功能所致。
o【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伤寒论白话解中(zhong仲) :即伤于风的意思, 与淬然暴倒、口眼.
【注释】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白话解】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脉象浮缓的,为太阳中风证。
【解析】“中风”,即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证,和今之居脑病范围的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的“中风”,名同而病异,不可混淆。在太阳病脉证的基础上,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是太阳中风证。中风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伤人较浅,病位在卫、在表。风阳之邪伤了卫阳之气,卫阳与之相争,两阳相并,“发热”一症常先见,而且突出,故本条把发热列在诸症之首。“汗出”证是因卫阳被风邪所伤,卫不固营;又因风性开泄,使营阴不能内守,于是营阴外泄而为汗。汗出则营阴越伤。由于发热与汗出并见,故扪之肌肤多是热而湿润,而非干热灼手。“恶风”即指怕风而言。恶风是因风伤卫阳,汗出肌疏之故。“脉缓”,指脉搏柔弱弛缓,与紧脉相对而言,在“太阳病”前提下见缓脉,即指浮缓之脉。脉浮为邪在表,脉缓为汗出营弱的反映。太阳中风证,即太阳表虚证,是因汗出伤营、营阴内弱,与太阳伤寒表闭营郁之表实证相对而言,切勿与内伤“表气虚”之黄芪证相提并论。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注释】①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证脉必浮来看,应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②伤寒:太阳病无汗脉紧,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义伤寒,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白话解】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暂未发热,但必定畏寒,多伴有周身疼痛、呕吐,寸关尺三部脉都呈紧象的,就称之为“伤寒”。
【解析】本证是太阳病的另一类型,为风寒外束肌表,表阳被遏,营阴郁滞而成。“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提示发热一症有早有晚,然而发热之迟早,多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有关。“或已发热”是风寒袭表,卫气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故起病即见发热,“未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闭不能及时伸展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不论迟早,必有畏寒。“必恶寒”,强调了恶寒必见。寒为阴邪,卫阳被阴伤,肌表失其温煦,故恶寒必见;“体痛”即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症之一;寒性凝涩,伤人可外闭卫阳而内郁营阴,使营卫气血涩滞不畅,而致周身疼痛;“呕逆”,是寒邪束表,胃气上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