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作广告医院
全国咨询热线
0731-84425552
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俄文版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龙凤呈祥
专解男题
男士雄茶
女士养生
食疗养生
查病理疗
常见疾病的诊疗144种
针灸推拿
手诊图
足底反射疗法
疗养旅游
中医名院
疗养名院
名胜景区
寻亲问祖
杏林商城
名医方剂
华夏医家
名家方剂
人寿纵横
寿星之家
佛道医易
道家养生
人寿保险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站内搜索
杏林茶
杏林商城
杏林促康
气功针法
联系我们
0731-84425552
周易风水
疗养旅游
北京中医医院简介
湖南省中医附二医院简介
关于企事业单位参加信用评级的邀请函
广西-能仁禅寺
广西洗石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经典
>>
金匮要略
>>
查看详情
金匮要略
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来源:
联系我们-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日期:
2020-05-08 16:41:48
点击:
4691
属于:
金匮要略
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点评】
此节是论述黄疸病的病因病机。把握“脾色必黄,瘀
热以行
”的涵义是重中之重。“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一者强调
黄疸病的病位主要在脾,黄疸的形成乃为脾蕴湿热所致 ;二者提
示黃疸病的发病与血分有关, 正如唐容川所言:
“一个瘀字,便
可见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
”后世医家治疗黄疸
多宗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旨,常从湿、热、瘀着手,以治
脾为要。
2.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 热则消谷 ①,紧则为寒,食即为
满。 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
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
黄,名曰谷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
曰女老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中懊侬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点评】此节从病因角度提出了黄疸病的分类、主症、病机。黄疸病有谷疸、酒疸、女劳疸之分,谷疸与饮食关系密切;酒疸
与嗜酒过度有关;女劳疸是因房劳所致。
------------
①消谷:是指能食善饥。
3.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
欲作谷疽。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点评】
上节论述谷痘系由脾胃湿热所致,本节所论谷痘是因
脾有寒湿所引起。后世医家把湿热发黄称之为
“阳黄”,把寒湿
发黄称之为
“阴黄”。
4.夫病酒黄疽,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5.酒黄疽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
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6.酒疽,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
7.酒疽下之,久久为黑疽,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韮状①,大便
正黑,皮肤爪之不仁②
,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点评】以上
4节论述酒疸的证治。过量的饮酒,致湿热熏蒸
于内,发为酒疸,症见身黄、目黄、溲黄且小便不利,心中懊侬
而热,足下热等,论治当以清利湿热为主。该病若脉浮,为病在
上,可先以吐法治之;若脉沉弦,为病在里,可先用下法治之。
原文中
“先吐”“先下”属因势利导治法,是为权宜之计,得吐下
后,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确立相应的治法。
《金匮玉函经二
注》释谓:
“酒疸之黑,非女劳疸之黑也。女劳疸之黑,肾气所
发也;酒疸之黑,敗血之黑也。因酒之湿热伤脾胃,脾胃不利,
阳气不化,阴血不运,若更下之,久久则运化之用愈耗矣。
气耗血积故腐瘀,浊色越肌面为黑;味变于心咽作嘈杂,辛辣如啖蒜
養状;荣血衰而行于皮肤,爪之不仁,榆于大肠,便如黑漆。其
目青与脉浮弱,皆血病也。
”
-------------
①心中如咦蒜状;如吃蒜蓝样,心中有辛辣的灼热感。
②爪之不仁:爪,当动词解,即抓皮肤时,对痛痒不敏感。
8.师曰:病黄疽,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
汗,两热相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
在里,当下之。
9.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10.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眠,属黄家。
【点评】对于第
10节,后世医家注解不一。有谓论寒湿发黄
者;有谓论湿热发黄者;有谓论虚热发黄者。从临床实际看,发
黄病可有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眠等症,至于何因引起,应随证
综合辨之,绝不可拘泥一字、一症而断言。
11.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反剧为
难治。
12.疸而渴者,其疽难治;疽而不渴者,其疽可治。发于阴部,
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点评】
以上2节是论述黄疸病的预后。其中言黄疸以十八日
为期判断预后,是仲景临床经验之谈。临证时供参考。
13.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
谷疽,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
,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点评】 此节论述谷疸湿热证的论治。从病机上说, 谷疸发
病与脾胃密切相关,本篇第
2节提出的“趺阳脉紧而数”和第3
节冠首的
“阳明病”都明确点明了这一点。
胃主受纳,脾主运
化,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则生湿化热, 脾胃湿热互结郁蒸形成
黄疸。
13节言“不食,食即头眩”,第2节言“食谷即眩”,第3节
言
“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可见在谷疸的形成过程中,“食
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
”是较重要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
此,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说:
“不食,食即头眩,是言头眩
为谷疸第一的据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头眩”?沈明宗《金匮
要略编注》谓:
“食谷入胃,风热互蒸,上冲于目,故食谷即
眩。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说:“谷疸为阳明湿热瘀郁之证……健
运之机室而不用,则为不食,食入则适以湿热而逆满,为头眩心
胸不安而已。
”《胡希恕讲伤寒论杂病论》阐释道:“谷疸并发热恶
寒,不欲饮食,食而不化,发为头眩,心胸不安即胃中苦浊之
意,烦乱呕恶,久久发黄为谷疸。
“通过以上注释可知,头眩、烦
乱、呕恶等症是由于脾胃健运功能失司,升清降浊失常,湿热内
蕴或上冲所致。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食即头眩”虽然是
谷疸病的临床特征性表现,但不是必具症状,对徐彬所言
“头眩
为谷疸第一的据
”要辩证地看待。
学习此节,当与《伤寒论》
236条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
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
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
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
陈蒿汤主之
”结合起来理解。
茵陈蒿汤由菌陈蒿、栀子、大黄组成,方中茵陈蒿清利湿热
以退黄,栀子清三焦之湿热,大黄荡涤阳明胃肠之瘀热而消积
满,三药合用,使湿热蕴结之邪从二便排出。该方是治疗湿热黄。
疸的基本方,其临床加减可参阅《东垣十书
·兼证用茵陈蒿汤加减例》:“小便不利,
烦躁而渴,加茯苓、猪苓、滑石、
官桂;烦躁喘呕不渴,加陈皮、白术、半夏、生姜、茯苓;四肢
身偏冷者,加附子、甘草;肢体逆冷,腰上自汗,加附子、干
姜、甘草;身冷汗不止者,加附子、干姜;前药服已,脉尚伏,
加吴萸、附子、干姜、木通、当归。
”
14.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
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疽,其腹胀如水状,大便
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
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 矾石
烧
,
等分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
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点评】 此节论述女劳疸的证治。女劳疸由房劳伤肾, 欲
火结聚所致,临床以身黄,额上黑,少腹拘急或满,手足热,
日晡所发恶寒等症为主要表现。若兼见腹胀如水状,大便黑,
时溏,此为女劳疸兼挟瘀血湿热之证,可用硝石矾石散祛瘀,
除湿。
硝石矾石散由硝石、矾石、大麦粥组成,硝石性寒味苦,祛
瘀散积;矾石性寒味酸,祛湿消痰解毒。二药皆为石药,用之伤
胃,故方中加大麦粥和服,以护胃气。本方虽为治女劳疸而设,
但因为是治标之方,不可久用。
15.酒黄疽,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一两
枳实
五枚
豉
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点评
】此节论述酒痘的证治。学习本节与前面2、4、5、6
节条文的内容相互参照,理解方更全面。
16.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
黄芪汤主之。
方见水气病中。
【点评】
诸病黄家,是谓一切黄病,非专指黄疸病。黄疸病多
由湿热所致,故
“但利其小便”,此为黄疸之正治法。正如唐容
川《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说:
“但利其小便,是治黄正法,亦治黄,
定法也。此后汗下温补诸方,皆是变法,以假令二字别之,便是
仲景示人有别之意。
”桂枝加黄芪汤汗解之,是为气虚血不能外荣
而引起的萎黄伴有表虚者设。
17.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
半斤
乱发
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点评】猪膏发煎方中猪膏润燥,能利血脉而补益脏腑之虚;
乱发消瘀通便,二药合用可使肠胃津液充足,气血畅利而无瘀
滞,病可从大、小便而出。可见,猪膏发煎用于肠胃燥结,津枯
血瘀的萎黄证。
18.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一本云菌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
十分
五苓散
五分
,
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茵陈五苓散重用菌陈蒿以清热利湿而退黄,五苓散以
化气行水祛湿。
故多数医家认为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偏于湿重
者,本方也是治黄疸
“但利其小便”的代表方剂。
19.黄疽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
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上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津,内硝,更煮取一升,
顿服。
【点评】此节论述黄疸病热盛里实的证治。黄疸病湿热内蕴,
邪热入里,里热结实,证见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热熏蒸則见
自汗出。此证为表和里实,治当泻下。
大黄硝石汤可理解为第
8节“热在里,当下之”的代表方剂。
方中大黄、硝石攻下瘀热,通便泄热;栀子、黄柏清热燥湿,除
湿退黄。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祛湿,通腑泻热之功。
20.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
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21.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22.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点评】以上
3节是论述黄疸误治后的变证,或黄疸兼证、类
证的证治。小半夏汤用于黃疸病误下所致寒饮内停,胃气上逆之
呃逆证。柴胡汤用于肝胃不和之腹痛而呕证。小建中汤用于虚劳
萎黄证。
附方
瓜蒂汤治诸黄。方见喝病中。
千金麻黄醇酒汤 治黄疸。
麻黄三两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
用水煮之。
上一: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下一: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
灵枢经
伤寒论
抗疫清冠
抗疫新闻
中医抗疫
抗疫新法
观图化煞
养生保健
中华名药
养生之道
运动养生
药食同源
疗养技法
导引养生
民间疗养
气功修炼
易筋经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273184988
手机:15387483147
电话:0731-84425552
地址: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长沙市开福区)
免费咖啡
免费停车
免费书吧
免费WIFI
首页
本草合集
中医经典
抗疫清冠
养生保健
疗养技法
龙凤呈祥
查病理疗
周易风水
投递简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长沙杏林易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1-2026 湘ICP备19002683号-1
技术支持:
智优营家